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2-脱氧葡萄糖增敏声动力疗法对乳腺癌的杀伤及其机制的初探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乳腺癌及其临床研究进展第13页
    1.2 2-脱氧葡萄糖第13-15页
    1.3 声动力疗法第15-19页
        1.3.1 声动力疗法简介第15-17页
        1.3.2 声敏剂华卟啉钠第17页
        1.3.3 声动力疗法在乳腺癌治疗的研究第17-19页
第2章 论文的立论依据、内容和目的意义第19-21页
第3章 2-脱氧葡萄糖联合DVDMS-SDT对乳腺癌的杀伤效应第21-33页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1-23页
        3.1.1 细胞培养第21页
        3.1.2 试剂及试剂配制第21-23页
        3.1.3 超声装置第23页
        3.1.4 实验仪器第23页
    3.2 实验方法第23-28页
        3.2.1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第23-24页
        3.2.2 Caclein-AM/PI结合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第24-25页
        3.2.3 DCFH-DA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的产生第25页
        3.2.4 Rho123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吸纳立体膜电位的变化第25-26页
        3.2.5 Annexin V-FITC/PI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处理后细胞凋亡的发生第26-27页
        3.2.6 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第27-28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3.3.1 2DG增敏DVDMS-SDT对三种乳腺癌细胞的毒性效应第28-30页
        3.3.2 2DG联合DVDMS-SDT增强4T1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第30页
        3.3.3 2DG促进DVDMS-SDT介导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第30-31页
        3.3.4 联合处理增加了细胞凋亡的发生第31页
        3.3.5 2DG联合声动力疗法促进细胞内p-Caspase 3的表达第31页
        3.3.6 讨论第31-33页
第4章 2-脱氧葡萄糖联合DVDMS-SDT对4T1乳腺癌的增殖、迁移的影响第33-43页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33-34页
        4.1.1 细胞培养第33页
        4.1.2 试剂及试剂配制第33页
        4.1.3 超声装置第33页
        4.1.4 实验仪器第33-34页
    4.2 实验方法第34-37页
        4.2.1 克隆形成检测2DG联合DVDMS-SD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第34页
        4.2.2 2DG联合DVDMS-SDT对细胞粘附的作用第34页
        4.2.3 划痕实验检测2DG联合DVDMS-SDT对细胞迁移的作用第34-35页
        4.2.4 Transwell检测2DG联合DVDMS-SDT对细胞侵袭的影响第35-36页
        4.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后4T1细胞表面形貌的变化第36页
        4.2.6 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的分布第36-37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4.3.1 2DG增敏DVDMS-SDT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第37页
        4.3.2 2DG增强了声动力对细胞粘附的抑制第37-38页
        4.3.3 2DG联合DVDMS-SDT抑制了细胞的迁移第38-39页
        4.3.4 2DG增强DVDMS-SDT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第39页
        4.3.5 联合处理后细胞表面结构损伤严重第39页
        4.3.6 2DG联合DVDMS-SDT影响了细胞周期的分布第39-40页
        4.3.7 讨论第40-43页
第5章 2-脱氧葡萄糖联合DVDMS-SDT对4T1细胞代谢的影响第43-51页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43-44页
        5.1.1 细胞培养第43页
        5.1.2 试剂及其配制第43页
        5.1.3 超声装置第43页
        5.1.4 主要仪器第43-44页
    5.2 实验方法第44-46页
        5.2.1 激光共聚焦检测DVDMS在4T1细胞内的定位第44页
        5.2.2 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第44页
        5.2.3 Seahorse检测细胞的氧化磷酸化水平第44-45页
        5.2.4 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ATP水平第45页
        5.2.5 免疫荧光结合MTG标记检测HK2的亚细胞定位第45-46页
        5.2.6 Western blot检测Glutl、HK2蛋白水平的变化第46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5.3.1 激光共聚焦观察DVDMS在4T1细胞中与线粒体共定位第46-47页
        5.3.2 单独的2DG或DVDMS-SDT对4T1细胞存活的影响第47页
        5.3.3 2DG或DVDMS-SDT部分抑制细胞氧化磷酸化的水平第47-48页
        5.3.4 2DG联合DVDMS-SDT显著抑制了HK2与线粒体结合第48-49页
        5.3.5 2DG增强DVDMS-SDT对胞内Glutl、HK2蛋白表达的抑制第49-50页
        5.3.6 讨论第50-51页
第6章 2-脱氧葡萄糖联合DVDMS-SDT对4T1移植瘤的抗肿瘤探究第51-61页
    6.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51-52页
        6.1.1 实验动物及瘤株第51页
        6.1.2 实验用试剂第51-52页
        6.1.3 超声装置第52页
        6.1.4 实验用仪器第52页
    6.2 实验方法第52-55页
        6.2.1 移植瘤模型的建立第52页
        6.2.2 实验分组及处理第52-53页
        6.2.3 抑瘤率指标的检测第53页
        6.2.4 石蜡切片制作过程第53-54页
        6.2.5 HE染色对组织形态学的检测第54-55页
        6.2.6 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的发生第55页
        6.2.7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不同标记蛋白的表达第55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61页
        6.3.1 2DG增强声动力疗法对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第55-56页
        6.3.2 2DG促进DVDMS-SDT损伤肿瘤组织第56-57页
        6.3.3 联合作用后肿瘤组织中凋亡显著发生第57页
        6.3.4 2DG联合DVDMS-SDT显著抑制肿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第57页
        6.3.5 2DG增强DVDMS-SDT对移植瘤肺转移的抑制第57-58页
        6.3.6 2DG联合DVDMS-SDT显著抑制肿瘤组织Glutl、HK2的表达第58-59页
        6.3.7 安全性评估第59页
        6.3.8 讨论第59-61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pred2调控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端粒保护蛋白和端粒长度在肝癌中的临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