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主要英文缩写词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1.1 禽Ⅰ型副粘病毒简述 | 第17-19页 |
1.1.1 NDV的致病性 | 第18页 |
1.1.2 NDV的理化性质 | 第18页 |
1.1.3 NDV的血凝活性 | 第18-19页 |
1.1.4 NDV的培养特性 | 第19页 |
1.2 机体的免疫系统概述 | 第19页 |
1.3 鸽的固有免疫概述 | 第19-20页 |
1.3.1 鸽的固有免疫细胞 | 第19-20页 |
1.3.2 鸽的细胞因子简介 | 第20页 |
1.4 模式识别受体(PRRs) | 第20-21页 |
1.4.1 模式识别受体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简介 | 第20页 |
1.4.2 Toll样受体简介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禽固有免疫相关因子qRT-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3-38页 |
2.1 材料 | 第23-2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4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1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24-25页 |
2.2.2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其cDNA的合成 | 第25页 |
2.2.3 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 | 第25-26页 |
2.2.4 阳性克隆株的鉴定及序列测定 | 第26页 |
2.2.5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第26页 |
2.2.6 qRT-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6-27页 |
2.2.7 敏感性及重复性试验 | 第27页 |
2.3 试验结果 | 第27-36页 |
2.3.1 细胞因子RT-PCR结果 | 第27-28页 |
2.3.2 质粒浓度及拷贝数结果 | 第28-29页 |
2.3.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9-31页 |
2.3.4 溶解曲线分析 | 第31-36页 |
2.4 讨论 | 第36-37页 |
2.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两种基因亚型鸽源NDV体外感染CEF和PEF引起固有免疫应答差异的研究 | 第38-52页 |
3.1 材料 | 第39-40页 |
3.1.1 病毒及试验材料 | 第39-40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0-43页 |
3.2.1 病毒的复繁 | 第40页 |
3.2.2 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制备 | 第40-41页 |
3.2.3 原代鸽胚成纤维细胞(PEF)的制备 | 第41页 |
3.2.4 不同基因亚型鸽源NDV的TCID_(50)测定 | 第41页 |
3.2.5 细胞的培养与收集 | 第41页 |
3.2.6 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41-42页 |
3.2.7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载量 | 第42页 |
3.2.8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检测固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第42-43页 |
3.3 试验结果 | 第43-49页 |
3.3.1 两株NDV的生物学特性 | 第43页 |
3.3.2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检测病毒载量结果 | 第43页 |
3.3.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检测固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第43-49页 |
3.4 讨论 | 第49-51页 |
3.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不同基因亚型鸽源NDV人工感染对鸽固有免疫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 | 第52-6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3页 |
4.1.1 病毒 | 第53页 |
4.1.2 试验动物 | 第53页 |
4.1.3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4.1.4 主要试验仪器 | 第53页 |
4.2 方法 | 第53-55页 |
4.2.1 动物试验 | 第53页 |
4.2.2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53-54页 |
4.2.3 样品总RNA的提取 | 第54页 |
4.2.3.1 样品总RNA的反转录 | 第54页 |
4.2.4 两种館源NDV的病毒ELD_(50)的测定方法 | 第54页 |
4.2.5 不同基因亚型鸽源NDV人工感染非免疫鸽后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及脾脏病毒载量变化的检测 | 第54页 |
4.2.6 不同基因亚型鸽源NDV体内感染对固有免疫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54-55页 |
4.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55页 |
4.3 试验结果 | 第55-60页 |
4.3.1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 第55-56页 |
4.3.2 ELD_(50)测定结果 | 第56页 |
4.3.3 不同基因亚型鸽源NDV人工感染鸽后血清H1抗体水平 | 第56页 |
4.3.4 不同基因亚型鸽源NDV人工感染非免疫鸽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 第56-58页 |
4.3.5 不同基因亚型鸽源NDV人工感染非免疫鸽后脾脏和胰腺的病毒载量结果 | 第58-59页 |
4.3.6 不同基因亚型鸽源NDV人工感染固有免疫相关通路关键分子mRNA转录水平 | 第59-60页 |
4.4 讨论 | 第60-61页 |
4.5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