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海南岛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数字土壤属性制图模型研究进展第14-19页
        1.2.1 统计学方法第14-15页
        1.2.2 空间统计学方法第15-18页
        1.2.3 机器学习方法第18页
        1.2.4 基于专家知识的方法第18-19页
        1.2.5 研究方法总结第19页
    1.3 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进展第19页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页
    2.2 数据来源第22-23页
        2.2.1 土壤数据第22-23页
        2.2.2 其它要素数据来源第23页
    2.3 模型方法及因子提取方法第23-26页
        2.3.1 普通克里格法第23-24页
        2.3.2 回归克里格法第24-25页
        2.3.3 随机森林模型第25页
        2.3.4 因子提取方法第25-26页
    2.4 1980S土壤剖面点定位方法与剖面土层数据处理第26-27页
        2.4.1 1980s土壤剖面土层有机质重新计算第26页
        2.4.2 1980s土壤剖面点重定位第26-27页
    2.5 数据处理第27-29页
        2.5.1 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第27页
        2.5.2 哑变量赋值第27页
        2.5.3 异常值处理与验证集的选取第27-28页
        2.5.4 模型精度验证第28页
        2.5.5 分析工具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三种预测模型的SOM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29-40页
    3.1 普通克里格法预测SOM含量空间分布第29-31页
        3.1.1 不同土层SOM含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9页
        3.1.2 基于OK的SOM含量空间分布第29-31页
    3.2 回归克里格法预测SOM含量空间分布第31-34页
        3.2.1 逐步线性回归方程第32页
        3.2.2 残差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第32-33页
        3.2.3 基于RK的SOM含量空间分布第33-34页
    3.3 随机森林法预测SOM含量空间分布第34-37页
        3.3.1 RF参数拟合结果第34-35页
        3.3.2 基于RF的SOM含量空间分布第35-37页
    3.4 模型精度验证第37页
    3.5 模型讨论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海南岛两个年代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与分析第40-47页
    4.1 1980S、2012年RF参数拟合结果第40-41页
    4.2 1980S、2012年0~20cm土层SOM含量时空变异特征第41-42页
    4.3 1980S、2012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有机质含量变化第42-43页
    4.4 SOM时空变异的驱动因素分析第43-46页
        4.4.1 水田轮作制度变化对SOM时空变异的影响第43-44页
        4.4.2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园地SOM时空变异的影响第44-45页
        4.4.3 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对SOM时空变异的影响第45页
        4.4.4 施肥、作物产量与SOM时空变异的关系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5.1 全文结论第47页
    5.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FD的人工光型植物工厂通风模拟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种植范围变化下的东北水稻低温冷害风险及其指数保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