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20页 |
1.1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 | 第6-10页 |
1.1.1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分类 | 第6-7页 |
1.1.2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第7-9页 |
1.1.3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分类组成 | 第9-10页 |
1.2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0-13页 |
1.2.1 水热法 | 第11页 |
1.2.2 溶剂热法 | 第11-12页 |
1.2.3 热分解法 | 第12页 |
1.2.4 溶胶-凝胶法 | 第12页 |
1.2.5 共沉淀法 | 第12-13页 |
1.3 表面修饰 | 第13-15页 |
1.3.1 表面功能化 | 第14-15页 |
1.3.2 表面钝化 | 第15页 |
1.4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表征 | 第15-20页 |
1.4.1 晶体结构的鉴定 | 第16页 |
1.4.2 形貌和尺寸的表征 | 第16-17页 |
1.4.3 成分测定 | 第17页 |
1.4.4 光学性能的测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NaGdF_4:Yb,Er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 第20-3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3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0-22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3 实验测试与表征 | 第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2.3.1 NaGdF_4:18%Yb~(3+),2%Er~(3+)的元素分析 | 第23-24页 |
2.3.2 NaGdF_4:18%Yb~(3+),2%Er~(3+)的物相分析 | 第24-25页 |
2.3.3 NaGdF_4:20%Yb~(3+),2%Er~(3+)的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2.3.4 反应时间对NaGdF_4:Yb,Er纳米晶体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5 不同NaOH的量对NaGdF_4:Yb,Er纳米晶体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6 样品的发光性质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Fe~(3+)掺杂NaGdF_4:Yb,Er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第36-4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38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3.2.3 材料测试与表征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3.3.1 掺杂不同浓度的Fe~(3+)对NaGdF_4:Yb~(3+),Er~(3+)相结构的影响 | 第39页 |
3.3.2 掺杂不同浓度的Fe~(3+)对NaGdF_4:Yb~(3+),Er~(3+)相貌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3 掺杂不同浓度的Fe~(3+)对NaGdF_4:Yb~(3+),Er~(3+)上转换荧光强度影响 | 第41-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NaGdF_4:Yb,Er纳米晶体的表面修饰 | 第46-56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46-47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4.2.3 材料测试与表征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4.3.1 NaGdF_4:Yb,Er@SiO_2的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4.3.2 NaGdF_4:Yb,Tm@SiO_2核壳厚度与TEOS量的关系 | 第51-52页 |
4.3.3 NaGdF_4:Yb,Er@SiO_2的发光性质 | 第52页 |
4.3.4 乳化前后NaGdF_4:Yb,Er的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4.3.5 乳化后NaGdF_4:Yb,Er的发光性质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