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网数字集群对讲机电池状态监控系统终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概述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4-26页 |
2.1 DMR数字对讲机通信协议 | 第14-18页 |
2.1.1 DMR协议分层架构 | 第14-15页 |
2.1.2 DMR协议时隙结构 | 第15页 |
2.1.3 DMR帧结构 | 第15-16页 |
2.1.4 DMR高层协议 | 第16-18页 |
2.2 适配智能电池简介 | 第18-21页 |
2.2.1 智能电池系统通信协议 | 第19页 |
2.2.2 智能电池内存管理 | 第19-21页 |
2.3 RC4 加密算法简介 | 第21-22页 |
2.4 对讲机集群系统部署简介 | 第22-24页 |
2.4.1 独立站点模式 | 第22页 |
2.4.2 IP基站连接模式 | 第22-23页 |
2.4.3 智能信道共享模式 | 第23页 |
2.4.4 多智能信道共享基站模式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功能需求及整体设计 | 第26-36页 |
3.1 系统分析 | 第26-27页 |
3.2 功能性需求 | 第27-34页 |
3.2.1 配置功能 | 第28-29页 |
3.2.2 电池注册功能 | 第29-30页 |
3.2.3 自动请求读取电池数据功能 | 第30-31页 |
3.2.4 人工请求读取电池数据功能 | 第31-32页 |
3.2.5 充电时空口电池管理功能 | 第32-34页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第34页 |
3.3.1 安全性 | 第34页 |
3.3.2 可靠性 | 第34页 |
3.3.3 程序效率 | 第34页 |
3.3.4 编程规范性 | 第34页 |
3.4 整体设计 | 第34-35页 |
3.4.1 架构 | 第34-35页 |
3.4.2 详细模块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电池健康监控模块的设计 | 第36-58页 |
4.1 系统状态机 | 第36-41页 |
4.1.1 空口电池管理状态机 | 第36-38页 |
4.1.2 电池状态机 | 第38-41页 |
4.2 任务流的实现 | 第41-42页 |
4.3 组件间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4页 |
4.3.1 平台接口 | 第42-43页 |
4.3.2 DSI接口 | 第43-44页 |
4.4 消息的定义 | 第44-49页 |
4.4.1 电池注册请求 | 第44-45页 |
4.4.2 电池注册 | 第45-46页 |
4.4.3 电池注册响应 | 第46页 |
4.4.4 电池数据读取请求 | 第46-48页 |
4.4.5 电池数据读取响应 | 第48-49页 |
4.5 功能设计 | 第49-55页 |
4.5.1 消息处理功能 | 第50-51页 |
4.5.2 获取电池状态功能 | 第51-55页 |
4.5.3 电池数据读取功能 | 第55页 |
4.6 安全性设计 | 第55-56页 |
4.7 消息可靠性设计 | 第5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系统实现与部署 | 第58-78页 |
5.1 系统实现 | 第58-62页 |
5.1.1 开发环境 | 第58页 |
5.1.2 系统的实现 | 第58-62页 |
5.2 模块测试 | 第62-71页 |
5.2.1 测试环境 | 第62-63页 |
5.2.2 功能测试 | 第63-71页 |
5.3 系统部署 | 第71-76页 |
5.3.1 网络接口服务部署方式 | 第71页 |
5.3.2 控制台部署方式 | 第71-72页 |
5.3.3 电池管理应用部署 | 第72-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结论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