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头部偏转弹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3.1 超磁致伸缩材料概述 | 第15-16页 |
1.3.2 超磁致伸缩磁滞非线性模型 | 第16-19页 |
1.3.3 超磁致伸材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1.4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控制技术现状 | 第22-2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2 头部偏转修正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原理及结构 | 第24-33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头部偏转修正控制原理 | 第24-25页 |
2.3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原理 | 第25-29页 |
2.3.1 磁致伸缩效应 | 第25-26页 |
2.3.2 磁致伸缩机理 | 第26-27页 |
2.3.3 磁致伸缩材料特性 | 第27-29页 |
2.4 头部偏转修正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结构 | 第29-32页 |
2.4.1 头部偏转修正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结构 | 第29-32页 |
2.4.2 驱动器励磁线圈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有限元分析 | 第33-49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有限元法理论 | 第33-34页 |
3.2.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3.3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耦合分析理论基础 | 第34-39页 |
3.3.1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电磁场 | 第35-36页 |
3.3.2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机械应力场 | 第36-37页 |
3.3.3 边界条件及驱动器力磁耦合场理论 | 第37-38页 |
3.3.4 考虑预压应力的J-A磁滞模型 | 第38-39页 |
3.4 磁-机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 | 第39-47页 |
3.4.1 COMSOLMultiphysics仿真操作过程 | 第39-44页 |
3.4.2 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控制模型及参数辨识 | 第49-65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建模 | 第49-55页 |
4.2.1 驱动器动力学模型 | 第49-52页 |
4.2.2 Terfenol?D棒的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 | 第52-53页 |
4.2.3 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参数辨识 | 第55-64页 |
4.3.1 J-A准静态磁滞模型 | 第56-57页 |
4.3.2 遗传算法 | 第57-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PI控制 | 第65-80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控制器设计 | 第65-71页 |
5.2.1 PID控制器设计 | 第65-67页 |
5.2.2 神经网络前馈逆控制器设计 | 第67-70页 |
5.2.3 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PI控制器设计 | 第70-71页 |
5.3 控制系统仿真与分析 | 第71-79页 |
5.3.1 正弦信号跟踪 | 第72-74页 |
5.3.2 混合信号跟踪 | 第74-76页 |
5.3.3 阶跃信号跟踪 | 第76-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90页 |
附录1 | 第82-86页 |
附录2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