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红外等离子体材料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5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理论基础 | 第16-29页 |
2.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plasmonpolaritons,SPP) | 第16-25页 |
2.1.1 金属材料的Drude模型 | 第16-17页 |
2.1.2 金属材料的介电常数函数 | 第17-19页 |
2.1.3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理论模型 | 第19-25页 |
2.2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localizedplasmonpolaritons,LSP)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多层膜结构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测试 | 第29-39页 |
3.1 氧化锌薄膜的实验制备 | 第29-33页 |
3.1.1 原子层沉积技术的工艺过程 | 第29-31页 |
3.1.2 多层膜结构氧化锌的实验制备 | 第31-33页 |
3.2 多层膜结构氧化锌的红外光谱测试 | 第33-38页 |
3.2.1 AlO_x与ZnO按0:1多层掺杂 | 第35-36页 |
3.2.2 AlO_x与ZnO按1:14多层掺杂 | 第36页 |
3.2.3 AlO_x与ZnO按1:19多层掺杂 | 第36-37页 |
3.2.4 AlO_x与ZnO按1:24多层掺杂 | 第37页 |
3.2.5 AlO_x与ZnO按1:49多层掺杂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多层膜结构氧化锌的表面等离子体特性 | 第39-51页 |
4.1 多层膜氧化锌表面等离子体的色散关系 | 第39-48页 |
4.1.1 反射光谱拟合氧化锌的材料参数 | 第39-46页 |
4.1.2 多层膜氧化锌表面等离子体的色散关系 | 第46-48页 |
4.2 多层膜氧化锌表面等离子体波的特征参数 | 第48-50页 |
4.2.1 氧化锌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传播距离 | 第48-49页 |
4.2.2 氧化锌表面等离子体波的穿透深度 | 第49-50页 |
4.3 本章总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多层膜氧化锌与金、银等常规贵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特性的比较 | 第51-56页 |
5.1 介电常数 | 第51-53页 |
5.2 传播特征比较 | 第53-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