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2.1 沥青路面材料内部渗流特性研究 | 第16-19页 |
1.2.2 公路路基材料内部渗流特性研究 | 第19-21页 |
1.2.3 格子Boltzmann方法在多孔介质细观渗流中的应用研究 | 第21-2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多孔介质细观渗流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4-40页 |
2.1 多孔介质孔隙特征分析 | 第24-33页 |
2.1.1 多孔介质细观图像获取方法 | 第24-29页 |
2.1.2 多孔介质孔隙特征分析方法 | 第29-33页 |
2.2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多孔介质饱和单相渗流理论 | 第33-39页 |
2.2.1 饱和单相单弛豫时间模型 | 第33-36页 |
2.2.2 常用的边界处理格式 | 第36-38页 |
2.2.3 格子单位与物理单位之间转换 | 第38-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公路路面路基空(孔)隙结构细观研究 | 第40-61页 |
3.1 试件制备 | 第40-45页 |
3.1.1 室内试验样品制备 | 第41-43页 |
3.1.2 现场取样样品 | 第43-44页 |
3.1.3 仪器设备性能 | 第44-45页 |
3.2 路面沥青混凝土空隙结构特征分析 | 第45-54页 |
3.2.1 面空隙分析 | 第46-48页 |
3.2.2 体空隙分析 | 第48-51页 |
3.2.3 连通空隙分析 | 第51-53页 |
3.2.4 弯曲度分析 | 第53-54页 |
3.3 花岗岩残积土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第54-59页 |
3.3.1 孔隙率计算 | 第57页 |
3.3.2 等效平均孔隙半径及分布 | 第57-58页 |
3.3.3 孔隙分形盒维数计算 | 第58-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路面路基饱和单相渗流研究 | 第61-90页 |
4.1 饱和单相渗流模型验证 | 第61-63页 |
4.2 不同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 | 第63-72页 |
4.2.1 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测定仪研制与试验 | 第63-68页 |
4.2.2 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数值模拟计算 | 第68-72页 |
4.3 花岗岩残积土渗透系数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 | 第72-84页 |
4.3.1 花岗岩残积土渗透系数室内试验 | 第72-73页 |
4.3.2 花岗岩残积土渗透特性数值模拟 | 第73-84页 |
4.4 路面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分量计算与分析 | 第84-89页 |
4.4.1 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渗透系数关系 | 第86-87页 |
4.4.2 主向与切向渗透系数关系 | 第87-88页 |
4.4.3 不同芯样高度渗透系数关系 | 第88-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路面路基多孔介质三维细观渗流特性数值模拟 | 第90-105页 |
5.1 管道渗流单一影响因素分析 | 第92-100页 |
5.1.1 弯曲度对单一管道渗流影响 | 第92-95页 |
5.1.2 喉道对单一圆管渗流影响 | 第95-98页 |
5.1.3 截面形状对单一圆管渗流影响 | 第98-100页 |
5.2 多孔介质三维细观渗流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0-104页 |
5.2.1 连通孔隙率对多孔介质三维渗流影响分析 | 第100-103页 |
5.2.2 多因素对多孔介质三维渗流综合影响分析 | 第103-104页 |
5.3 路面路基多孔介质三维渗流试验验证 | 第10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基于粗糙度与弯曲度的沥青混合料单裂隙渗流特性研究 | 第105-125页 |
6.1 单裂隙面渗流理论 | 第105-106页 |
6.2 单裂隙面渗流修正公式 | 第106-121页 |
6.2.1 隙宽不变,粗糙单裂隙面渗流修正公式 | 第107-110页 |
6.2.2 上下裂隙面光滑,变隙宽渗流公式 | 第110-115页 |
6.2.3 吻合粗糙裂隙面,变隙宽渗流公式 | 第115-118页 |
6.2.4 基于弯曲度光滑裂隙面渗流特性 | 第118-121页 |
6.3 沥青混合料单裂隙面渗流室内试验与分析 | 第121-123页 |
6.3.1 试验过程 | 第121-123页 |
6.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七章 路面路基结构路面水渗入率简化计算与分析 | 第125-138页 |
7.1 路面路基结构路面水渗入率简化计算模型 | 第126-128页 |
7.2 路面水渗入率的计算分析 | 第128-130页 |
7.2.1 模型解析 | 第128-129页 |
7.2.2 路面水渗水量计算 | 第129-130页 |
7.3 讨论分析 | 第130-137页 |
7.3.1 计算分析 | 第130-134页 |
7.3.2 现场试验分析 | 第134-13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八章 公路路基内部含水率现场监测与分析 | 第138-154页 |
8.1 广佛高速公路试验段现场试验与监测 | 第138-143页 |
8.1.1 工程概况 | 第138-140页 |
8.1.2 现场监测方案 | 第140-141页 |
8.1.3 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141-143页 |
8.2 茂湛高速公路试验段现场试验与监测 | 第143-150页 |
8.2.1 工程概况 | 第143-144页 |
8.2.2 现场监测方案 | 第144-147页 |
8.2.3 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147-150页 |
8.3 监测试验段改扩建及路况跟踪检测 | 第150-153页 |
8.3.1 广佛高速试验段路面跟踪检测分析 | 第151-152页 |
8.3.2 茂湛高速试验段路面跟踪检测分析 | 第152-153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54-158页 |
1 主要结论 | 第154-157页 |
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57页 |
3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8-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
附件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