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 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二 研究区概况和试验方法 | 第14-18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4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14-16页 |
2.3 凋落物及土壤取样 | 第16页 |
2.3.1 凋落物取样 | 第16页 |
2.3.2 土壤取样 | 第16页 |
2.4 凋落物和土壤的理化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 | 第16页 |
2.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16-18页 |
2.5.1 凋落物各指标测定 | 第16-17页 |
2.5.2 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18-46页 |
3.1 研究地区试验期间的降雨与气温条件 | 第18-19页 |
3.2 羊草、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凋落物质量指标变化 | 第19-27页 |
3.2.1 三种植物在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原位和移位条件下的分解曲线 | 第19-20页 |
3.2.2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三种植物凋落物的分解损失率 | 第20-22页 |
3.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三种植物凋落物分解常数比较 | 第22-24页 |
3.2.4 凋落物原位分解与移位分解质量各指标差值 | 第24-25页 |
3.2.5 羊草、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凋落物失重率的比较 | 第25-27页 |
3.3 三种植物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变化 | 第27-38页 |
3.3.1 原位/移位两种情况下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羊草、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凋落物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的变化 | 第27-31页 |
3.3.2 原位/移位情况下不同草地利用中凋落物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分解特征比较 | 第31-38页 |
3.4 羊草、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凋落物C、N含量变化 | 第38-46页 |
3.4.1 三种植物凋落物N含量变化 | 第38-39页 |
3.4.2 三种植物凋落物C含量变化 | 第39-41页 |
3.4.3 三种植物凋落物C:N的变化 | 第41-43页 |
3.4.4 三种植物凋落物“木质素:N”的变化 | 第43-46页 |
四 讨论 | 第46-50页 |
4.1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凋落物失重率、分解速率及K值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同种利用方式下不同植物凋落物失重率与凋落物质量相关 | 第47页 |
4.3 原位分解与移位分解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不同优势种凋落物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变化 | 第48页 |
4.5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48-50页 |
五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六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