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和符号说明 | 第16-18页 |
图清单 | 第18-20页 |
表清单 | 第20-21页 |
1 绪论 | 第21-4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1-25页 |
1.1.1 药品降价政策与“降价死”现象 | 第21-22页 |
1.1.2 制药企业研发能力不高、竞争力不强 | 第22-23页 |
1.1.3 我国新药定价问题 | 第23-25页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第25-33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25-27页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32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33-40页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36-37页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1.3.4 章节结构安排 | 第38-40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40-4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42-59页 |
2.1 国外药品价格规制研究 | 第42-49页 |
2.1.1 经典价格水平规制模型 | 第42-45页 |
2.1.2 药品价格水平规制研究 | 第45-49页 |
2.2 国内药品价格规制研究 | 第49-58页 |
2.2.1 对国外药品价格管理经验研究 | 第49-52页 |
2.2.2 对国内药品价格机制、政策以及效果研究 | 第52-56页 |
2.2.3 国内药品定价方法或模型研究 | 第56-5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3 CPR 模型研究基础 | 第59-94页 |
3.1 新药价格水平规制和研发 | 第59-71页 |
3.1.1 新药价格水平规制的原因 | 第59-63页 |
3.1.2 新药研发和研发支出 | 第63-67页 |
3.1.3 新药价格水平与研发支出关系 | 第67-71页 |
3.2 新药小生产商与大经销商合作研发 | 第71-77页 |
3.2.1 我国制药业规模结构 | 第71-74页 |
3.2.2 新药研发合作的重要性 | 第74-75页 |
3.2.3 构建新药生产商与经销商合作研发模型意义 | 第75-77页 |
3.3 价格水平规制下的研发支出均衡 | 第77-91页 |
3.3.1 相关假设、符号的表述以及利润函数 | 第77-80页 |
3.3.2 小生产商自主研发均衡 | 第80-81页 |
3.3.3 大经销商主导合作研发均衡 | 第81-83页 |
3.3.4 完全合作研发均衡 | 第83-87页 |
3.3.5 相关数值模拟 | 第87-91页 |
3.4 小生产商与大经销商合作研发模型的启示 | 第91-9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4 CPR 模型设计 | 第94-122页 |
4.1 CPR 模型基本假设和研究思路 | 第94-99页 |
4.1.1 基本假设 | 第94-98页 |
4.1.2 推导 CPR 模型的思路 | 第98-99页 |
4.2 CPR 模型推导 | 第99-112页 |
4.2.1 患者效用最大化的 CPR 模型 | 第99-103页 |
4.2.2 社会效用最大化的 CPR 模型 | 第103-105页 |
4.2.3 CPR 模型的重要命题 | 第105-112页 |
4.3 CPR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第112-116页 |
4.3.1 需要估计的参数 | 第112页 |
4.3.2 新药效用估计方法 | 第112-114页 |
4.3.3 新药需求函数估计方法 | 第114-115页 |
4.3.4 研发能力指标估计方法 | 第115-116页 |
4.4 CPR 模型数值模拟 | 第116-118页 |
4.5 CPR 模型的启示 | 第118-11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9-122页 |
5 CPR 模型配套机制设计 | 第122-143页 |
5.1 CPR 模型配套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2-124页 |
5.1.1 批发价格水平范围控制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2-123页 |
5.1.2 虚报成本控制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3-124页 |
5.2 新药的批发价格水平规制策略 | 第124-132页 |
5.2.1 价格水平范围控制机制研究的思路 | 第124-125页 |
5.2.2 有替代品新药:一次性价格密封招标机制设计 | 第125-127页 |
5.2.3 无替代品新药:双边拍卖机制设计 | 第127-130页 |
5.2.4 新药批发价格水平范围控制策略 | 第130-132页 |
5.3 虚报成本控制机制设计 | 第132-142页 |
5.3.1 虚报成本控制机制设计的思路 | 第132-135页 |
5.3.2 “核查-更正”机制 | 第135-137页 |
5.3.3 “核查-罚金及停止生产”机制 | 第137-139页 |
5.3.4 “核查-罚金及更正”机制 | 第139-141页 |
5.3.5 控制新药虚报成本的策略 | 第141-1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143-1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43-146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146-147页 |
6.3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第147-148页 |
6.4 政策建议 | 第148-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5页 |
附录 | 第165-177页 |
附件1:国家六类化学药品分类标准明细 | 第165-166页 |
附件2:现行药品政府定价办法(节选)及流通药价间的关系 | 第166-168页 |
附件3: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投入 20 强(2012) | 第168-169页 |
附件4:价格规制下研发均衡的数值模拟 | 第169-171页 |
附件5:CPR 模型数值模拟 | 第171-177页 |
致谢 | 第177-1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参与课题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