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高锰酸钾改性对花生壳吸附Cd2+和Pb2+的特性和机理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重金属水体污染概述第12-14页
        1.1.1 水体中镉的来源、形态及危害第13页
        1.1.2 水体中铅的来源、形态及危害第13-14页
    1.2 重金属水体污染的处理方法第14-16页
    1.3 农林废弃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第16-23页
        1.3.1 农林废弃物吸附重金属的特性研究第16-17页
        1.3.2 农林废弃物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研究第17-21页
        1.3.3 研究的主要意义第21-22页
        1.3.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3-32页
    2.1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页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3页
        2.1.3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5页
        2.2.1 改性花生壳的制备第24页
        2.2.2 离子溶液的配制第24页
        2.2.3 吸附实验方法第24-25页
        2.2.4 解吸实验第25页
        2.2.5 改性花生壳吸附过程中K~+置换量测定第25页
    2.3 分析方法第25-32页
        2.3.1 吸附量和吸附率的计算第25-26页
        2.3.2 吸附材料的表面结构表征第26-28页
        2.3.3 吸附等温线第28-30页
        2.3.4 吸附动力学第30-32页
第三章 改性前后花生壳对Cd~(2+)和Pb~(2+)的吸附特性研究第32-45页
    3.1 花生壳原样对Cd~(2+)和Pb~(2+)的吸附特性第32-37页
        3.1.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第32-33页
        3.1.2 吸附质初始pH对吸附的影响第33页
        3.1.3 吸附动力学第33-35页
        3.1.4 吸附等温线第35-37页
        3.1.5 改性前后花生壳对Cd~(2+)和Pb~(2+)吸附特性的比较第37页
    3.2 改性前后花生壳特性变化第37-44页
        3.2.1 改性前后花生壳等电点变化第37-38页
        3.2.2 改性前后花生壳比表面积变化第38-39页
        3.2.3 改性前后花生壳XPS分析第39-41页
        3.2.4 改性前后花生壳红外光谱分析第41页
        3.2.5 改性前后材料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分析第41-43页
        3.2.6 改性前后花生壳热重分析第43-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改性前后花生壳对Cd~(2+)和Pb~(2+)的吸附机理研究第45-61页
    4.1 花生壳原样对Cd~(2+)和Pb~(2+)的吸附机理第45-52页
        4.1.1 吸附前后溶液pH变化第45-46页
        4.1.2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第46-47页
        4.1.3 解吸实验第47-48页
        4.1.4 吸附前后吸附剂表征分析第48-52页
    4.2 改性花生壳对Cd~(2+)和Pb~(2+)的吸附机理第52-60页
        4.2.1 吸附前后溶液pH变化第52-53页
        4.2.2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3-54页
        4.2.3 解吸实验第54-55页
        4.2.4 吸附前后吸附剂表征分析第55-60页
    4.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及展望第61-63页
    结论总结第61-62页
    研究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件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宣威肺癌高发区燃煤排放颗粒物的物化特征与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的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南海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