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Si_3N_4陶瓷和 Invar 合金连接性分析 | 第11-12页 |
1.3 陶瓷/金属的钎焊连接研究 | 第12-19页 |
1.3.1 Si_3N_4陶瓷的钎焊连接研究 | 第13-16页 |
1.3.2 Invar 合金的钎焊连接研究 | 第16-19页 |
1.4 母材与钎料的相互作用 | 第19-23页 |
1.4.1 钎料在陶瓷表面的润湿性研究 | 第20-22页 |
1.4.2 金属基体向钎料中的溶解反应 | 第22-23页 |
1.5 缓解陶瓷/金属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的方法 | 第23-28页 |
1.5.1 添加设计中间层 | 第24-26页 |
1.5.2 设计复合钎料 | 第26-28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9-35页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第29-30页 |
2.2 钎焊设备及钎焊工艺 | 第30-32页 |
2.3 钎焊接头组织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2页 |
2.3.2 能谱分析(EDS) | 第32页 |
2.3.3 XRD 分析 | 第32页 |
2.3.4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 | 第32-33页 |
2.4 钎焊接头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2.4.1 室温剪切强度测试 | 第33-34页 |
2.4.2 接头断口观察 | 第34页 |
2.4.3 反应相硬度测试 | 第34-35页 |
第3章 Ag-Cu-Ti 钎料钎焊 Si_3N_4/Invar 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及连接机理研究 | 第35-63页 |
3.1 Ag-Cu-Ti 钎焊 Si_3N_4/Invar 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35-42页 |
3.1.1 Si_3N_4/Invar 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35-41页 |
3.1.2 焊缝中反应相的力学行为表征 | 第41-42页 |
3.2 钎焊工艺参数对 Si_3N_4/Invar 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2-53页 |
3.2.1 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3.2.2 保温时间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6-53页 |
3.3 钎料层厚度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3-57页 |
3.3.1 钎料层厚度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53-55页 |
3.3.2 钎料层厚度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3.4 Ag-Cu-Ti 钎料钎焊 Si_3N_4/Invar 接头的连接机理 | 第57-62页 |
3.4.1 接头中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分析 | 第57-58页 |
3.4.2 Si_3N_4陶瓷侧界面反应层结构及热力学分析 | 第58-60页 |
3.4.3 Si_3N_4/Invar 钎焊接头的连接机理 | 第60-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中间层的设计与连接的机理研究 | 第63-73页 |
4.1 中间层设计思想的提出 | 第63-64页 |
4.2 采用 Ag-Cu-Ti 钎料/Cu 中间层/Ag-Cu 钎料钎焊 Si_3N_4/Invar | 第64-70页 |
4.2.1 Si_3N_4/Invar 接头典型结构 | 第64-67页 |
4.2.2 Cu 中间层厚度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7-70页 |
4.3 采用 Cu 中间层时 Si_3N_4/Invar 钎焊接头的连接机理 | 第70-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