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像增强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2 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像增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模糊理论及图像增强处理基础 | 第16-22页 |
2.1 模糊数学 | 第16-19页 |
2.1.1 模糊集概念及性质 | 第16-17页 |
2.1.2 几种常用的模糊分布 | 第17-18页 |
2.1.3 模糊熵 | 第18-19页 |
2.2 图像增强概述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像滤波研究 | 第22-38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图像滤波的基本方法 | 第22-26页 |
3.2.1 均值滤波 | 第22-24页 |
3.2.2 中值滤波 | 第24-26页 |
3.3 最小模糊熵的椒盐噪声滤波器 | 第26-33页 |
3.3.1 椒盐噪声点检测引入 | 第26-28页 |
3.3.2 最小模糊熵滤波还原 | 第28-33页 |
3.4 噪声点隶属度引入 | 第33-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像灰度级修正法 | 第38-55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Lee 图像增强算法 | 第38-42页 |
4.3 改进的非线性构造 | 第42-46页 |
4.4 图像直方图的概率划分 | 第46-49页 |
4.5 改进的图像直方图概率划分 | 第49-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像变换域增强研究 | 第55-67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单层次模糊增强算法 | 第55-58页 |
5.3 多层次模糊增强算法 | 第58-61页 |
5.4 边缘检测 | 第61-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