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窑瓷器艺术特征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浑源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学术价值 | 第11-13页 |
1.3.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2 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山西浑源窑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34页 |
2.1 山西浑源窑概述 | 第13-24页 |
2.1.1 山西各窑口概述 | 第13-21页 |
2.1.1.1 北部地区窑口 | 第14-16页 |
2.1.1.2 中部地区 | 第16-19页 |
2.1.1.3 南部地区 | 第19-21页 |
2.1.2 浑源窜系概述 | 第21-24页 |
2.2 山西浑源窑的发展 | 第24-34页 |
2.2.1 浑源的地质概况 | 第24-25页 |
2.2.2 创烧时期的浑源窑 | 第25-28页 |
2.2.3 兴盛时期的浑源窑 | 第28-31页 |
2.2.4 衰落时期的浑源窑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山西浑源窑与其他窑口关系分析 | 第34-41页 |
3.1 浑源窑与定窑关系分析 | 第34-36页 |
3.2 浑源窑与钧窑关系分析 | 第36-39页 |
3.3 浑源窑与磁窑关系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浑源窑装饰的艺术风格 | 第41-57页 |
4.1 浑源窑的釉色之美 | 第41-46页 |
4.1.1 白釉之美 | 第42-43页 |
4.1.2 黑釉之美 | 第43-44页 |
4.1.3 青釉之美 | 第44-45页 |
4.1.4 黄釉之美 | 第45-46页 |
4.1.5 茶叶末釉之美 | 第46页 |
4.2 浑源窑的装饰技法之美 | 第46-57页 |
4.2.1 浑源窑装饰技法之印花 | 第47-49页 |
4.2.2 浑源窑装饰技法之划花 | 第49-50页 |
4.2.3 浑源窑装饰技法之剔花 | 第50-51页 |
4.2.4 浑源窑装饰技法之镶嵌瓷 | 第51-54页 |
4.2.5 浑源窑装饰技法之塑像 | 第54-57页 |
第五章 浑源窑兴衰与启示分析 | 第57-64页 |
5.1 研究浑源窑兴衰的分析 | 第57-59页 |
5.1.1 浑源窑兴盛的分析 | 第57-58页 |
5.1.2 浑源窑衰落的分析 | 第58-59页 |
5.2 研究浑源窑衰落的启示 | 第59-64页 |
5.2.1 传统制瓷工艺传承的重要性 | 第60-61页 |
5.2.2 对现在瓷器发展启示 | 第61-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