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ICEAS污水处理工艺提标改造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课题背景第9-19页
        1.2.1 污水厂生产现状的介绍分析第9-12页
        1.2.2 提高城市污水厂脱氮效率的方法分析第12-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9-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9-20页
        1.3.3 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7页
    2.1 小试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第21-23页
        2.1.1 试验装置与仪器第21-22页
        2.1.2 试验运行方式第22-23页
    2.2 中试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第23-24页
        2.2.1 中试试验装置第23-24页
        2.2.2 中试试验运行方式第24页
    2.3 污泥来源和试验用水第24-25页
    2.4 常规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第25-27页
第3章 进水方式与排水比变化时脱氮性能的研究第27-38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进水方式的改变对脱氮性能的影响第27-33页
        3.2.1 周期延长的间歇进水方式对脱氮性能的影响第27-30页
        3.2.2 周期相同的间歇进水方式对脱氮性能的影响第30-32页
        3.2.3 进水方式变化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第32-33页
    3.3 排水比变化对脱氮性能的影响第33-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搅拌时间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第38-52页
    4.1 污水厂 ICEAS 反应池的运行状况第38-42页
        4.1.1 ICEAS 反应池的全程监测第38-40页
        4.1.2 老厂反应池硝化能力的研究第40-42页
    4.2 运用在线监测仪监测反应器运行状况第42-47页
        4.2.1 原工艺运行模式的全程监测第42-43页
        4.2.2 每周期 6h 间歇进水模式的监测第43-45页
        4.2.3 每周期 4.8h 连续进水模式的监测第45-46页
        4.2.4 每周期 4.8h 间歇进水模式的监测第46-47页
    4.3 搅拌/曝气时间比变化对脱氮性能的影响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中试反应池的调试与运行第52-61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中试的建设与创新第52-53页
        5.2.1 中试的设计与建设第52页
        5.2.2 中试设计的创新第52-53页
    5.3 中试调试运行第53-56页
        5.3.1 低水位条件下周期运行的曝气效果第53-54页
        5.3.2 低水位条件下延长曝气时间的硝化效果第54-55页
        5.3.3 高水位条件下延长曝气时间的硝化效果第55-56页
    5.4 中试运行过程处理效果分析第56-59页
        5.4.1 COD 的去除效果第57页
        5.4.2 氨氮的去除效果第57-58页
        5.4.3 总氮的去除效果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生态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餐厨废水前处理的效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