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我国城中村出现背景 | 第11页 |
1.1.2 深圳市城中村出现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3-15页 |
1.3.1 文献研究 | 第13页 |
1.3.2 案例研究 | 第13-14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深圳城中村改造历程与相关案例解读 | 第15-24页 |
2.1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历程 | 第15-18页 |
2.1.1 自发零星式 | 第15-16页 |
2.1.2 粗放成片型 | 第16-17页 |
2.1.3 大规模专业化改造 | 第17-18页 |
2.1.4 协调发展自主型改造 | 第18页 |
2.2 国际改造案例 | 第18-24页 |
2.2.1 法国巴黎协议开发区制度 | 第18-19页 |
2.2.2 英国非法定补充规划 | 第19-20页 |
2.2.3 新加坡开发指导规划 | 第20-21页 |
2.2.4 台湾“市地重划” | 第21-22页 |
2.2.5 国际改造案例对城中村改造的借鉴意义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相关政策解读 | 第24-32页 |
3.1 相关政策与概念解释 | 第24-25页 |
3.1.1 相关概念解释 | 第24-25页 |
3.2 政策解读 | 第25-32页 |
3.2.1 政策背景 | 第25-26页 |
3.2.2 政策意义和目标 | 第26页 |
3.2.3 政策内容 | 第26-30页 |
3.2.4 新政策优点 | 第30页 |
3.2.5 政策综合效果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坪山正山甲片区改造案例研究 | 第32-52页 |
4.1 自主型改造案例研究 | 第32-35页 |
4.1.1 坪山新区简介 | 第32页 |
4.1.2 坪山中心区规划简介 | 第32-34页 |
4.1.3 正山甲片区规划简介 | 第34-35页 |
4.2 正山甲片区改造案例介绍 | 第35-45页 |
4.2.1 改造背景 | 第35-36页 |
4.2.2 正山甲片区村现状 | 第36-43页 |
4.2.3 改造规划方案简介 | 第43-44页 |
4.2.4 改造的实施情况 | 第44-45页 |
4.2.5 用地腾挪说明 | 第45页 |
4.3 自主改造城中村的综合分析 | 第45-50页 |
4.3.1 确定开发主体时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45-46页 |
4.3.2 确定土地所有权时的制度问题分析 | 第46-47页 |
4.3.3 确定改造方式时的安置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4.3.4 改造过程中的投资问题分析 | 第48页 |
4.3.5 更新单元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接轨问题分析 | 第48页 |
4.3.6 改造主体在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分析 | 第48-49页 |
4.3.7 开发主体、政府和村民之间权利关系的变化 | 第49页 |
4.3.8 改造对城市记忆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 影响自主改造的社会因素分析 | 第50-51页 |
4.4.1 村落结构和村民凝聚力因素分析 | 第50页 |
4.4.2 自主改造的稳定性因素分析 | 第50页 |
4.4.3 改造主体的领导因素分析 | 第50-51页 |
4.5 基于正三甲片区改造项目的总结 | 第51-52页 |
4.5.1 优势 | 第51页 |
4.5.2 不足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深圳市自主改造型城中村发展总结 | 第52页 |
5.2 城中村改造在深圳更新发展中应用的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