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贾平凹悲剧审美意识形成的原因探源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早年苦难人生的印记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不惑之年的审美选择 | 第15-17页 |
第三节 新时期文化语境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贾平凹小说的悲剧意蕴 | 第19-32页 |
第一节 抗争之后的失落:乡村文明的宿命 | 第19-24页 |
第二节 迷惘中的沉沦:都市文明的病态 | 第24-28页 |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城乡的悖逆 | 第28-32页 |
第三章 贾平凹小说悲剧形象分析 | 第32-47页 |
第一节 生命的悲歌 | 第33-38页 |
第二节 追求的幻灭 | 第38-42页 |
第三节 苦闷的灵魂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