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0页 |
| ·高分子载体的研究和应用 | 第13-14页 |
| ·两亲性共聚物的自组装及载药胶束体系 | 第14-23页 |
|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原理及胶束制备 | 第14-16页 |
| ·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结构和形貌 | 第16-19页 |
| ·环境敏感型胶束 | 第19-21页 |
| ·纳米胶束载药体系 | 第21-23页 |
| ·聚合物水凝胶及其载药体系 | 第23-37页 |
| ·水凝胶体系的结构特点 | 第23-24页 |
| ·聚合物水凝胶体系的制备 | 第24-27页 |
| ·水凝胶体系的表征 | 第27-28页 |
| ·水凝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第28-34页 |
| ·水凝胶载药体系的释药机理 | 第34-37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37-38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38-40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40-45页 |
| ·实验原料 | 第40-41页 |
| ·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 | 第41-42页 |
| ·样品的测试和表征 | 第42-44页 |
| ·体外释药及细胞实验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基于胶束/水凝胶复合体系的双重药物载体 | 第45-59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46-48页 |
| ·PBLG-b-PPO-b-PBLG共聚物的合成 | 第46-48页 |
| ·载药胶束的制备 | 第48页 |
| ·胶束/水凝胶双重载药体系的制备 | 第48页 |
| ·载药体系结构的表征 | 第48-50页 |
| ·载药体系的体外释药行为 | 第50-55页 |
| ·胶束/水凝胶双重载药体系的释药机理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细胞可控生长的药物载体/水凝胶复合支架 | 第59-76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药物载体及载药凝胶支架的制备 | 第60-61页 |
| ·PTX-GPG载药胶束的制备 | 第60页 |
| ·VEGF_(165)-Alg载药微球的制备 | 第60-61页 |
| ·药物载体/水凝胶复合支架的制备 | 第61页 |
| ·药物载体及载药支架结构的表征 | 第61-62页 |
| ·药物的体外释放实验 | 第62-69页 |
| ·药物载体/水凝胶支架的体外细胞实验 | 第69-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五章 可控降解的载溶菌酶-海藻酸钙微球/壳聚糖复合膜的研究 | 第76-95页 |
| ·引言 | 第76-77页 |
| ·载溶菌酶-微球/壳聚糖膜的制备 | 第77-79页 |
| ·载溶菌酶-微球的制备 | 第77页 |
| ·溶菌酶-微球载体载药量测定 | 第77-78页 |
| ·载溶菌酶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 第78页 |
| ·体外释药和降解实验 | 第78页 |
| ·细胞培养 | 第78页 |
| ·荧光显微镜和MTT分析 | 第78-79页 |
| ·海藻酸钙载体性能的研究 | 第79-82页 |
| ·载溶菌酶-海藻酸钙载体/壳聚糖膜降解行为的研究 | 第82-89页 |
| ·药物释放和降解机理的研究 | 第89-92页 |
| ·生物相容性和细胞增殖 | 第92-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六章 多级自组装制备双重药物载体 | 第95-106页 |
| ·引言 | 第95页 |
| ·样品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95-96页 |
| ·壳聚糖微球(CS-MPs)的制备 | 第95-96页 |
| ·GPG胶束的制备 | 第96页 |
| ·聚电解质微球的静电自组装 | 第96页 |
| ·性能测试 | 第96页 |
|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第96页 |
| ·聚电解质微球静电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 第96-100页 |
| ·药物载体的形貌表征 | 第100-101页 |
| ·体外释药行为的研究 | 第101-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6-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6页 |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