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言说——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界定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少儿”、“少儿观”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 “少儿”、“少儿观”是历史性概念 | 第12-13页 |
(二) 少儿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 | 第13-14页 |
(三) 争议的根源及本文研究中的应对策略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界定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 | 第17-32页 |
第一节 年幼的少儿形象 | 第17-25页 |
(一) 玩赏的对象 | 第17-19页 |
(二) 尤物们:成年女性的微缩版 | 第19-21页 |
(三) 成年人的“拯救者” | 第21-23页 |
(四) 成年人的“代言者”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大龄少儿形象 | 第25-30页 |
(一) 令人陌生的少儿 | 第25-27页 |
(二) 不宣而战:令人恐怖的少儿 | 第27-28页 |
(三) “成功”闯关的少儿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少儿形象的演变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少儿形象的艺术价值 | 第32-37页 |
第一节 作为“情感/伦理砝码”存在 | 第32-34页 |
(一) 人物行动的“助推剂” | 第33页 |
(二) 情感倾向的“稳定剂” | 第33页 |
(三) 道德判断的“清醒剂”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作为“功能人物”存在 | 第34-37页 |
(一) 少儿多是叙事中的“功能性人物” | 第34-35页 |
(二) 少儿在叙事中的技术意义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成人意识形态对好莱坞影像中少儿经验的遮蔽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少儿的被动表达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少儿形象的限定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少儿形象,一个乌托邦的消逝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