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20世纪40年代新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以徐訏40年代小说创作为中心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浪漫主义及其特征第10-11页
    1.2 中西方浪漫主义之比较第11-12页
    1.3 中国新浪漫派及其代表作家第12-14页
    1.4 徐舒创作及其研究现状第14-16页
第2章 40年代徐訏新浪漫派小说创作及其特点第16-32页
    2.1 爱、美、自由和人性的主题第16-18页
    2.2 多义的文本内容和多样的艺术手法第18-25页
        2.2.1 文本内容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第18-19页
        2.2.2 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第19-25页
    2.3 主流政治的疏离及宗教情怀的体现第25-28页
        2.3.1 与主流政治的疏离第25-27页
        2.3.2 宗教倾向的流露第27-28页
    2.4 共时性文化立场与文学视野第28-32页
第3章 新浪漫小说流派之成因第32-46页
    3.1 战乱环境的促生第32-34页
    3.2 读者阅读新需求的推动第34-36页
    3.3 作家自身文学活动的影响第36-46页
        3.3.1 《论语》等杂志对徐訏小说创作的影响第37-39页
        3.3.2 哲学、心理学对徐舒小说创作的影响第39-40页
        3.3.3 京派、海派创作风格对徐舒小说创作的影响第40-43页
        3.3.4 左翼思想对徐訏小说创作的影响第43-46页
第4章 新浪漫派小说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第46-60页
    4.1 促进现代文学史中三种思潮的互动第46-50页
        4.1.1 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演变第46-47页
        4.1.2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互融第47-50页
    4.2 促进现代文学中雅俗文学的合流第50-55页
        4.2.1 雅俗文学的对峙及融合第50-52页
        4.2.2 新浪漫派小说在雅俗文学互融中的贡献第52-55页
    4.3 对当今文学市场化、商业化的借鉴意义第55-60页
        4.3.1 当下文学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倾向第55页
        4.3.2 新浪漫派文学对当今文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启示第55-60页
第5章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月诗派诗歌选本研究
下一篇:《古诗归》选诗与评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