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ENTS | 第5-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引言 | 第11-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2 农产品物流园区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2.1 农产品物流园区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2.1.1 农产品物流的含义 | 第18页 |
| 2.1.2 物流园区的概念 | 第18-19页 |
| 2.1.3 农产品物流园区选址概念 | 第19-20页 |
| 2.2 农产品物流园区选址优化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 2.2.1 最优化方法理论 | 第20-21页 |
| 2.2.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1页 |
| 2.2.3 产业集聚理论 | 第21-22页 |
| 3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 3.1 农产品物流规模 | 第22-23页 |
| 3.2 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水平 | 第23页 |
| 3.3 农产品物流园区相关基础设施条件 | 第23-24页 |
| 3.4 农产品物流发展政策环境 | 第24页 |
| 3.5 农产品物流主体 | 第24-25页 |
| 4 黑龙江农产品物流园区选址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 4.1 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第25页 |
| 4.2 集聚效益不明显缺乏合理统筹规划 | 第25页 |
| 4.3 选址技术方法需要提高 | 第25-26页 |
| 4.4 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 | 第26页 |
| 4.5 与相关政策结合不够紧密 | 第26-27页 |
| 5 农产品物流园区选址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 | 第27-33页 |
| 5.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 第27-28页 |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 第27页 |
| 5.1.2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7-28页 |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选择 | 第28-32页 |
| 5.2.1 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 第28-30页 |
| 5.2.2 模型选用 | 第30-32页 |
| 5.3 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 6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选址优化的对策 | 第33-35页 |
| 6.1 加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理论与选址技术方法研究 | 第33页 |
| 6.2 注重加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 第33页 |
| 6.3 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 第33-34页 |
| 6.4 制定扶持农产品物流园区企业的优惠政策 | 第34页 |
| 6.5 加强农产品物流园区现代服务体系支撑 | 第34-35页 |
| 7 结论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