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7页 |
·乳酸菌简介 | 第11页 |
·乳酸菌表达系统简介 | 第11-19页 |
·组成型表达系统 | 第12页 |
·NICE 表达系统 | 第12-19页 |
·乳酸菌表达系统存在问题及对策 | 第19-20页 |
·乳酸乳球菌的培养条件 | 第19页 |
·密码子偏好性 | 第19-20页 |
·乳酸菌表达系统前景和展望 | 第20页 |
·粘膜免疫 | 第20-25页 |
·粘膜免疫简介 | 第20-21页 |
·IgA 与家禽粘膜免疫 | 第21页 |
·IgA 的生物学功能 | 第21-23页 |
·乳酸菌粘附机制与动物机体免疫 | 第23-25页 |
·禽肠炎沙门氏菌简介 | 第25-27页 |
·危害 | 第25页 |
·致病机理 | 第25页 |
·外膜蛋白 | 第25-26页 |
·肠炎沙门氏菌防控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43页 |
·材料 | 第27-33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7-28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28-32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动物实验中所需材料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43页 |
·细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3-34页 |
·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和回收 | 第34-35页 |
·pMD18-T-OMPX 载体的构建 | 第35-38页 |
·重组pMG36e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重组基因工程乳酸乳球菌的构建 | 第39-40页 |
·乳酸乳球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9页 |
·电转化的基本原理 | 第39页 |
·电转化的基本方法 | 第39页 |
·电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39-40页 |
·抗生素浓度对电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电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电击后细胞复苏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电转化构建基因工程乳酸乳球菌MG1614-OMPX | 第40页 |
·外膜蛋白OMPX 的表达及SDS-PAGE 分析 | 第40-41页 |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 检测 | 第41页 |
·蛋白的粗提纯 | 第41页 |
·小鼠攻毒剂量的确定 | 第41页 |
·小鼠免疫保护性试验 | 第41-42页 |
·基因工程乳酸乳球菌性能初步研究 | 第42-43页 |
·基因工程乳球菌的稳定性分析 | 第42页 |
·基因工程乳球菌的耐渗透压能力分析 | 第42页 |
·基因工程菌对人工胃液的耐受性测定 | 第42页 |
·基因工程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测定 | 第42-43页 |
·基因工程乳球菌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56页 |
·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和回收 | 第43-44页 |
·重组PMG36e 表达载体的双酶切鉴定 | 第44页 |
·重组基因工程乳酸乳球菌的构建 | 第44-48页 |
·抗生素浓度对电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4-47页 |
·电场强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电击后细胞复苏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8页 |
·OMPX 基因在MG1614 中的表达及蛋白的Western blot 鉴定 | 第48-49页 |
·蛋白的粗提纯及浓度测定 | 第49-50页 |
·小鼠攻毒剂量的确定 | 第50页 |
·小鼠免疫保护性试验 | 第50-51页 |
·基因工程乳酸乳球菌性能初步研究 | 第51-56页 |
·基因工程乳球菌的稳定性分析 | 第51-53页 |
·基因工程乳球菌的耐渗透压能力分析 | 第53-54页 |
·基因工程乳球菌的对人工胃液的耐受性测定 | 第54页 |
·基因工程菌对人工肠液的耐受性测定 | 第54-55页 |
·基因工程乳球菌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4 讨论 | 第56-58页 |
·产肠炎沙门氏菌外膜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第56-57页 |
·基因工程菌性能初步研究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