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蓝和纳米炭在腹腔镜手术中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对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语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13-1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3-15页 |
2 结果 | 第15-17页 |
2.1 SLN识别结果 | 第15页 |
2.2 SLN分布特点 | 第15页 |
2.3 SLN检测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 第15-17页 |
3 讨论 | 第17-34页 |
3.1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 | 第17页 |
3.2 宫颈癌的病因学 | 第17-18页 |
3.3 宫颈癌的病理类型 | 第18-19页 |
3.4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 第19-20页 |
3.5 宫颈癌的诊断方法 | 第20-21页 |
3.6 宫颈癌的分期(2009年FIGO分期) | 第21-22页 |
3.7 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 | 第22-23页 |
3.8 宫颈癌的治疗 | 第23-26页 |
3.9 前哨淋巴结概念的引入及其临床意义 | 第26-27页 |
3.10 宫颈癌的SLN研究 | 第27-34页 |
4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综述 | 第41-4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