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 1.2.1 基于时步有限元方法的电机运行特性分析 | 第12-13页 |
| 1.2.2 PSS原理及在抽水蓄能机组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同步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模型 | 第17-31页 |
| 2.1 经典派克方程模型 | 第17页 |
| 2.2 发电机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 | 第17-20页 |
| 2.3 发电机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 | 第20-22页 |
| 2.3.1 变压器模型 | 第20-21页 |
| 2.3.2 单机-无穷大模型 | 第21-22页 |
| 2.4 输电线三相短路系统模型 | 第22-23页 |
| 2.5 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系统模型 | 第23-25页 |
| 2.6 AVR模型及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 2.6.1 AVR模型 | 第25页 |
| 2.6.2 AVR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 2.7 计及励磁调节器的抽水蓄能机组场-路-网耦合模型 | 第27-29页 |
| 2.7.1 S函数原理 | 第27页 |
| 2.7.2 基于S函数建立同步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 | 第27-29页 |
| 2.7.3 计及励磁调节器的同步电机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 | 第29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PSS参数设计及在抽水蓄能机组中的应用 | 第31-39页 |
| 3.1 PSS原理 | 第31-32页 |
| 3.1.1 电磁功率信号输入 | 第31-32页 |
| 3.1.2 转速信号输入 | 第32页 |
| 3.2 加速功率型PSS原理 | 第32-33页 |
| 3.3 PSS参数整定方法 | 第33-36页 |
| 3.3.1 单点最优法 | 第34-35页 |
| 3.3.2 两点最优法 | 第35页 |
| 3.3.3 PSS增益的选取 | 第35-36页 |
| 3.3.4 其他参数的选择 | 第36页 |
| 3.4 功率方向型PSS在抽水蓄能机组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计及励磁调节的抽水蓄能机组网机关系仿真研究 | 第39-49页 |
| 4.1 引言 | 第39页 |
| 4.2 抽水蓄能机组派克方程模型 | 第39-40页 |
| 4.3 功率扰动下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特性的研究 | 第40-43页 |
| 4.3.1 发电工况下的系统响应 | 第40-41页 |
| 4.3.2 抽水工况下的系统响应 | 第41-43页 |
| 4.4 励磁电压扰动下系统运行特性的研究 | 第43-44页 |
| 4.4.1 发电工况时的系统响应 | 第43-44页 |
| 4.4.2 抽水工况下的系统响应 | 第44页 |
| 4.5 输电线三相短路时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特性的研究 | 第44-45页 |
| 4.5.1 发电工况下的系统响应 | 第44-45页 |
| 4.5.2 抽水工况下的系统响应 | 第45页 |
| 4.6 工况转换时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 第45-47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计及励磁系统的同步发电机网机关系仿真研究 | 第49-56页 |
| 5.1 引言 | 第49页 |
| 5.2 励磁系统对于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第49-54页 |
| 5.2.1 功率变动下机组运行特性的研究 | 第50-52页 |
| 5.2.2 机端短路下机组运行特性的研究 | 第52-53页 |
| 5.2.3 输电线三相短路下机组运行特性的研究 | 第53-54页 |
| 5.3 运用PSS节约稳态初值计算仿真时间 | 第5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6章 实验室模型电机的试验验证 | 第56-60页 |
| 6.1 引言 | 第56页 |
| 6.2 6极反装凸极电机结构 | 第56-57页 |
| 6.3 试验与时步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对比 | 第57-59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7.1 结论 | 第60-61页 |
| 7.2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