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2.1 祖先崇拜 | 第8-12页 |
2.1.1 祖先崇拜及其相关概念 | 第8-9页 |
2.1.2 崇拜与迷信 | 第9页 |
2.1.3 崇拜与信仰 | 第9-10页 |
2.1.4 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 | 第10页 |
2.1.5 祖先崇拜与神灵崇拜 | 第10页 |
2.1.6 祖先崇拜在现实生活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 第10-11页 |
2.1.7 祖先崇拜的功能 | 第11-12页 |
2.2 恐惧管理理论(TMT) | 第12-17页 |
2.2.1 TMT 的理论溯源 | 第12-13页 |
2.2.2 恐惧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3-14页 |
2.2.3 TMT 和自尊 | 第14页 |
2.2.4 自尊作为一种焦虑缓冲器 | 第14-15页 |
2.2.6 TMT 和亲密关系 | 第15-16页 |
2.2.7 恐惧管理所受到的质疑 | 第16-17页 |
2.2.8 恐惧管理理论在亚洲 | 第17页 |
2.3 中西不同的死亡观 | 第17-19页 |
2.3.1 中国传统的死亡观 | 第17-18页 |
2.3.2 西方基督教的死亡观 | 第18页 |
2.3.3 死亡焦虑的概念 | 第18-19页 |
3 研究假设与基本思路 | 第19-20页 |
3.2 基本思路 | 第19-20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0页 |
4 研究一 恐惧管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 第20-22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4.2 方法 | 第20-22页 |
4.2.1 被试 | 第20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4.2.3 实验设计 | 第21页 |
4.2.4 实验程序 | 第21-22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22页 |
4.4 讨论 | 第22页 |
5 研究二 祖先崇拜与死亡焦虑的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5.2.1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5.2.2 研究材料 | 第22-23页 |
5.2.3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5.2.4 研究程序 | 第23页 |
5.3 研究结果 | 第23-24页 |
5.3.1 祖先崇拜与死亡焦虑的相关检验 | 第23页 |
5.3.2 男女性别在祖先崇拜量表上的差异检验 | 第23页 |
5.3.3 男女性别在死亡焦虑量表上的差异检验 | 第23-24页 |
5.4 讨论 | 第24-25页 |
5.4.1 祖先崇拜与死亡焦虑的相关分析 | 第24页 |
5.4.2 祖先崇拜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24-25页 |
5.4.3 死亡焦虑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25页 |
6 研究三 祖先崇拜与死亡焦虑关系的实验研究(一) | 第25-28页 |
6.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6.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6.2.1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6.2.2 研究设计 | 第25页 |
6.2.3 被试 | 第25页 |
6.2.4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6.2.5 实验程序 | 第26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6.4 讨论 | 第27-28页 |
7 研究四 祖先崇拜与死亡焦虑关系的实验研究(二) | 第28-30页 |
7.1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7.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7.2.1 研究假设 | 第28页 |
7.2.2 研究设计 | 第28页 |
7.2.3 被试 | 第28-29页 |
7.2.5 实验程序 | 第29页 |
7.3 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7.4 讨论 | 第30页 |
8 总讨论 | 第30-31页 |
8.1 祖先崇拜是种归根心理 | 第30-31页 |
8.2 祖先崇拜作为孝道的表达是中国人世界观的一部分 | 第31页 |
8.3 祖先崇拜通过提高自尊来缓解死亡焦虑 | 第31页 |
9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1-32页 |
10 小结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录 | 第36-4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