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新与桂林环境保护--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中心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现有成果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桂林的环境问题 | 第15-21页 |
一、八九十年代桂林经济发展 | 第15页 |
二、桂林环境污染与破坏 | 第15-17页 |
(一) 漓江的环境问题 | 第16页 |
(二) 自然风景资源遭到破坏 | 第16页 |
(三) 历史文物古迹的破坏 | 第16-17页 |
三、桂林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17页 |
(一) 城市规划的折扣执行 | 第17页 |
(二) 不合理的建设和开发 | 第17页 |
四、桂林环保力量 | 第17-21页 |
(一) 桂林的环保组织 | 第18页 |
(二) 李维新:桂林民间环保力量的代表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李维新的环境保护思想 | 第21-35页 |
一、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环保思想 | 第21-26页 |
(一) 环保思想产生的原因 | 第21-22页 |
(二) 环保思想的具体内容 | 第22-25页 |
(三) 总结与评价 | 第25-26页 |
二、自然风景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环保思想 | 第26-30页 |
(一) 水体资源的开发与治理——以漓江为例 | 第26-29页 |
(二) 地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环保思想 | 第29-30页 |
三、历史文化名城开发与保护的环保思想 | 第30-35页 |
(一) 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及开发现状 | 第30-31页 |
(二) 有关历史文化名城环保思想的内容 | 第31-34页 |
(三) 历史文化名城的环保思想评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李维新的环境保护行为 | 第35-41页 |
一、李维新对漓江的保护 | 第35-37页 |
(一) 伏龙洲兴建宾馆 | 第35-36页 |
(二) 筑坝与反筑坝之争 | 第36-37页 |
二、李维新对地貌旅游资源保护 | 第37-38页 |
(一) 叠彩山工程 | 第37-38页 |
(二) 高速公路穿溶岩峰林 | 第38页 |
三、李维新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 第38-41页 |
(一) 保护宋代城垣 | 第38-39页 |
(二) 王城的开发问题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李维新对桂林环境保护的贡献 | 第41-51页 |
一、环保成效 | 第41-46页 |
(一) 政策的有效性 | 第41-44页 |
(二) 项目的成效性 | 第44-46页 |
二、环保行为出现不同效果的原因 | 第46-51页 |
(一) 内因——个人方面 | 第47-48页 |
(二) 外因 | 第48-51页 |
第六章 李维新的环保行为对桂林环保的启示 | 第51-55页 |
一、环境保护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 第51-53页 |
(一) 重视民问环保力量,提高公众参与度 | 第51页 |
(二) 城市规划发展与环保 | 第51-53页 |
二、当前形势下桂林环保的走向及策略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