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材料论文--水工混凝土和砂浆论文--水工混凝土论文

纳子峡大坝面板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变形监测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面板堆石坝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9-12页
        1.2.1 国内发展概况第9-11页
        1.2.2 国外发展概况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主要内容第12-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工程概况第14-20页
    2.1 枢纽工程简况第14页
    2.2 工程地质概况第14-15页
    2.3 枢纽布置概况第15-20页
        2.3.1 大坝第15页
        2.3.2 溢洪道第15-16页
        2.3.3 泄洪洞第16页
        2.3.4 引水发电系统第16-17页
        2.3.5 地面厂房第17-20页
3 面板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0-31页
    3.1 混凝土配制强度第20-21页
    3.2 配合比设计参数第21页
    3.3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第21-31页
        3.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第21-22页
        3.3.2 水胶比与抗压强度关系实验第22-23页
        3.3.3 水胶比与抗压强度关系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23-25页
        3.3.4 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确定说明第25-26页
        3.3.5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第26页
        3.3.6 混凝土力学性能第26-27页
        3.3.7 混凝土抗渗性能第27-28页
        3.3.8 混凝土极限拉伸、弹性模量试验第28-29页
        3.3.9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第29-31页
4.面板变形监测设计第31-42页
    4.1 概述第31页
    4.2 仪器设备选型第31-32页
    4.3 监测系统布置情况第32-41页
        4.3.1 面板垂直缝及周边缝监测第32-34页
        4.3.2 面板挠度监测第34-35页
        4.3.3 面板应变计组、无应力计监测第35-38页
        4.3.4 面板钢筋应力观测第38-40页
        4.3.5 坝体内温度监测第40-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面板变形监测分析第42-60页
    5.1 面板垂直缝及周边缝监测分析第42-50页
    5.2 面板挠度监测分析第50-53页
    5.3 面板应变计组、无应力计监测分析第53-57页
    5.4 面板钢筋应力监测分析第57-58页
    5.5 坝体内温度监测分析第58-59页
    5.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0-61页
    6.1 结论第60页
    6.2 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同降雨过程下洪水对不同流域地形响应的概化试验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效果评价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