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金融消费者的内涵 | 第11-14页 |
一 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金融消费者的内涵界定 | 第11-12页 |
二 我国对金融消费者内涵的探讨 | 第12-13页 |
三 本文所探讨的金融消费者的内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对金融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一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第14-15页 |
二 金融交易具有高风险性 | 第15页 |
三 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主要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17-22页 |
第一节 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英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日本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各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比较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主要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机构的比较 | 第22-27页 |
第一节 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机构的设立 | 第22-23页 |
一 美国多元功能性监管模式概述 | 第22页 |
二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英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机构的设立 | 第23-25页 |
一 英国一元化功能性监管模式到“双峰”监管模式的转变 | 第23-24页 |
二 金融行为监管局 | 第24页 |
三 消费者金融教育局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日本统一监管模式下金融监管厅的设立 | 第25-26页 |
一 日本统一监管模式概述 | 第25页 |
二 金融监管厅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各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机构的比较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主要国家金融消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比较 | 第27-33页 |
第一节 美国金融ADR机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英国金融督察机制(FOS)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日本金融ADR机制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各国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33-40页 |
第一节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一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二 缺乏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 第34-35页 |
三 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单一 | 第35页 |
四 金融消费者自身金融知识欠缺 | 第35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5-40页 |
一 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 | 第35-37页 |
二 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 第37-38页 |
三 完善我国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 | 第38-39页 |
四 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