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7-10页 |
第一部分 两种损伤模型大鼠损伤后BBB评分的研究 | 第10-16页 |
1 前言 | 第1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1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0-11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0-1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1-12页 |
2.2.1 Allen’s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11页 |
2.2.2 半横断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11页 |
2.2.3 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观察 | 第11-12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12页 |
3 结果 | 第12-13页 |
4 讨论 | 第13-14页 |
5 结论 | 第14-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超短波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影响 | 第16-35页 |
1 前言 | 第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3 结果 | 第21-27页 |
3.1 超短波治疗对于脊髓损伤后大鼠BBB评分的影响 | 第21页 |
3.2 超短波治疗对损伤处脊髓形态学影响 | 第21-22页 |
3.3 损伤周围区域神经干细胞存活的数量变化 | 第22-23页 |
3.4 损伤周围区域背侧白质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变化 | 第23-26页 |
3.5 中央管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变化 | 第26-27页 |
4 讨论 | 第27-30页 |
5 结论 | 第30-31页 |
对本研究的创新性和自我评价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综述 | 第35-43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