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离子源固态氢靶系统研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3页 |
第2章 激光产生质子束的研究现状 | 第13-25页 |
2.1 使用超强激光加速 | 第13-20页 |
2.1.1 TNSA机制 | 第13-18页 |
2.1.2 RPA机制 | 第18-19页 |
2.1.3 BOA机制 | 第19-20页 |
2.2 利用激光离子源 | 第20-25页 |
2.2.1 金属氢化物靶 | 第21-23页 |
2.2.2 固态氢靶 | 第23-25页 |
第3章 固态氢靶系统研制 | 第25-47页 |
3.1 常见的固态氢靶制备方法 | 第25-32页 |
3.1.1 沉积法 | 第26-27页 |
3.1.2 铸造法 | 第27-29页 |
3.1.3 冷凝法 | 第29-31页 |
3.1.4 挤出法 | 第31-32页 |
3.2 制备方案 | 第32-34页 |
3.3 低温恒温器研制 | 第34-44页 |
3.3.1 低温恒温器物理设计 | 第36-41页 |
3.3.2 低温恒温器工艺设计 | 第41-44页 |
3.4 其他设备 | 第44-47页 |
第4章 固态氢靶制备实验 | 第47-57页 |
4.1 靶生长实验 | 第47-49页 |
4.2 靶探测实验 | 第49-56页 |
4.2.1 氢冰层光学性质 | 第53-54页 |
4.2.2 氢气固化效率 | 第54-56页 |
4.3 实验结论及分析 | 第56-57页 |
第5章 激光离子源产生质子束实验研究 | 第57-65页 |
5.1 激光离子源束线 | 第57-58页 |
5.2 激光源打靶实验 | 第58-62页 |
5.3 实验结论及分析 | 第62-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固态氢靶系统改进探索 | 第65-66页 |
6.3 未来研究设想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