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强化煤浆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0页 |
·我国二氧化硫的污染状况 | 第7页 |
·燃煤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 第7-10页 |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第8-9页 |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 第9页 |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 第9-10页 |
·国内外脱硫技术现状及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外烟气脱硫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烟气脱硫技术最新进展 | 第12页 |
·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 | 第12-16页 |
·过渡金属离子 | 第13页 |
·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 | 第15-16页 |
·烟气脱硫添加剂的研究 | 第16-18页 |
·干法与半干法烟气脱硫添加剂的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的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选题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课题背景 | 第18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煤浆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机理分析 | 第20-28页 |
·煤浆法烟气脱硫过程 | 第20-24页 |
·SO_2的氧化吸收过程 | 第20-21页 |
·煤系黄铁矿的氧化反应 | 第21-23页 |
·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SO_2反应机理 | 第23-24页 |
·煤浆法烟气脱硫机理 | 第24页 |
·液相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 | 第24-26页 |
·反应级数 | 第25页 |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26页 |
·煤中其他物质对烟气脱硫的影响 | 第26-27页 |
·无机物对烟气脱硫的影响 | 第26-27页 |
·有机物对烟气脱硫的影响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实验装置流程 | 第28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8-29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9页 |
·实验样品的预处理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用煤中全硫含量和铁含量 | 第30-31页 |
·全硫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铁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实验步骤 | 第31页 |
·实验条件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煤泥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添加剂二氧化硅实验 | 第32-34页 |
·添加剂T0实验 | 第34-36页 |
·添加剂T1实验 | 第36-38页 |
·添加剂T2实验 | 第38-40页 |
·添加剂T3实验 | 第40-42页 |
·添加剂T4实验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高硫原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9页 |
·添加剂二氧化硅实验 | 第46-48页 |
·添加剂T0实验 | 第48-50页 |
·添加剂T1实验 | 第50-52页 |
·添加剂T2实验 | 第52-54页 |
·添加剂T3实验 | 第54-56页 |
·添加剂T4实验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