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小片段易位系R组育种基础材料的选育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小麦的基因源与遗传育种策略第10-11页
    1.2 黑麦的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应用第11-12页
    1.3 普通小麦中外源基因导入途径第12-15页
        1.3.1 自发易位第12页
        1.3.2 通过电离辐射诱导染色体易位第12-13页
        1.3.3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染色体易位第13页
        1.3.4 利用细胞培养诱导染色体易位第13-14页
        1.3.5 利用 Ph 基因突变系诱导染色体易位第14页
        1.3.6 利用染色体错分裂、再融合诱导染色体易位第14页
        1.3.7 利用代换系间杂交产生染色体易位第14-15页
    1.4 小麦的外源染色体检测第15-19页
        1.4.1 形态学标记第15页
        1.4.2 细胞学检测第15页
        1.4.3 原位分子杂交第15-16页
        1.4.4 生化标记第16-17页
        1.4.5 分子标记第17-19页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第19-20页
        1.5.1 研究目的第19页
        1.5.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2章 形态学鉴定第20-24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3 实验方法第2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1-23页
        2.4.1 结果第21-23页
        2.4.2 讨论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细胞学鉴定第24-30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实验材料第24页
    3.3 实验方法第24-27页
        3.3.1 体细胞染色体制片第24-26页
        3.3.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第26-27页
    3.4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7页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29页
        3.5.1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统计分析第27-28页
        3.5.2 讨论第28-29页
    3.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SSR 鉴定第30-39页
    4.1 引言第30页
    4.2 实验材料第30页
    4.3 实验方法第30-33页
        4.3.1 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30-32页
        4.3.2 DNA 浓度的测量第32页
        4.3.3 PCR 检测第32页
        4.3.4 SSR 检测第32-33页
    4.4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33-34页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38页
        4.5.1 实验材料 DNA 检测第34页
        4.5.2 PCR 检测结果第34-35页
        4.5.3 SSR 检测结果第35-37页
        4.5.4 讨论第37-38页
    4.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第39-46页
    5.1 引言第39页
    5.2 实验材料第39页
    5.3 实验方法第39-42页
        5.3.1 植物总 DNA 提取第39页
        5.3.2 标记探针第39-40页
        5.3.3 原位杂交流程第40-42页
        5.3.4 检测和观察第42页
    5.4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42-43页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45页
        5.5.1 实验结果第43-44页
        5.5.2 讨论第44-45页
    5.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图版说明第54-56页
图版1第56-57页
图版2第57-58页
图版3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地早熟禾草坪控水条件下蒸散特性及光合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农杆菌介导的ZmAChE基因对大豆的遗传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