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异丁烷烷基化反应 | 第12-13页 |
1.2.1 异丁烷烷基化反应 | 第12页 |
1.2.2 烷基化反应机理 | 第12-13页 |
1.3 烷基化研究技术进展 | 第13-17页 |
1.3.1 传统液体酸工艺 | 第14-15页 |
1.3.2 固体酸工艺 | 第15-16页 |
1.3.3 离子液体工艺 | 第16-17页 |
1.4 液体酸工艺的改进 | 第17-18页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18-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2 常规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强化浓硫酸催化C4烷基化反应 | 第21-5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1-2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3 常规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23-24页 |
2.3.1 常规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3页 |
2.3.2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表征 | 第23-24页 |
2.4 离子液体/浓硫酸催化体系物理化学性质 | 第24-33页 |
2.4.1 表面张力 | 第24-25页 |
2.4.2 分散状态 | 第25-26页 |
2.4.3 溶解度 | 第26-27页 |
2.4.4 酸强度 | 第27-29页 |
2.4.5 腐蚀性能 | 第29-30页 |
2.4.6 离子液体与浓硫酸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 | 第30-33页 |
2.5 烷基化反应装置及评价 | 第33-37页 |
2.5.1 烷基化反应原料 | 第33-34页 |
2.5.2 烷基化反应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2.5.3 烷基化反应评价方法 | 第35-37页 |
2.6 常规离子液体/浓硫酸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 | 第37-49页 |
2.6.1 离子液体助剂评价 | 第37-39页 |
2.6.2 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2.6.3 反应条件优化 | 第40-45页 |
2.6.4 催化体系寿命考察 | 第45-47页 |
2.6.5 TMP在催化体系中稳定性考察 | 第47-49页 |
2.7 季铵离子液体与[bmim]SbF_6性能对比 | 第49-5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双子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强化烷基化反应 | 第51-61页 |
3.1 双子离子液体简介 | 第51页 |
3.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51-53页 |
3.2.1 反应原料 | 第51-52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52-53页 |
3.3 双子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53-54页 |
3.3.1 合成方法 | 第53-54页 |
3.3.2 合成步骤 | 第54页 |
3.4 双子离子液体的表征 | 第54-56页 |
3.4.1 ~1 HNMR表征 | 第54-55页 |
3.4.2 元素分析 | 第55页 |
3.4.3 ESI-MS | 第55-56页 |
3.5 双子离子液体的胶束化性能 | 第56-59页 |
3.5.1 CMC的测定 | 第56页 |
3.5.2 表面活性比较 | 第56-59页 |
3.6 双阳离子液体烷基化性能评价 | 第59-6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4.1 结论 | 第61-62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个人简介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