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论文--肾疾病论文

碘克沙醇对于肾功能不全大鼠肾损伤分子-1水平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9-11页
前言第11-13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1-12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2-13页
一、对象和方法第13-18页
    1.1 动物来源及分组第13页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13页
    1.3 实验试剂盒第13页
    1.4 试验方法第13-17页
        1.4.1 肾功能不全模型的制作第13-14页
        1.4.2 造影剂注射前后静脉取第14页
        1.4.3 经鼠尾静脉注射造影剂第14页
        1.4.4 造影剂注射前后尿液标本的收集第14页
        1.4.5 肾脏病理标本的制作及检测第14-17页
    1.5 统计学处理第17-18页
二、结果第18-25页
    2.1 动物模型效果检测第18-19页
        2.1.1 两组大鼠不同时刻各监测指标的比较第18页
        2.1.2 两组肾小管细胞凋亡及肾小管细胞形态学改变第18-19页
    2.2 模型组与碘克沙醇组的比较第19-22页
        2.2.1 模型组与碘克沙醇组1不同监测时刻各项监测指标的比较第19-21页
        2.2.2 模型组与碘克沙醇组2不同监测时刻各项监测指标的比较第21-22页
    2.3 碘克沙醇组1与碘克沙醇组2的比较第22-25页
        2.3.1 碘克沙醇组1碘克沙醇组2不同时刻血清Cr及尿KIM-1的变化第23页
        2.3.2 碘克沙醇组肾小管细胞凋亡及肾小管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第23-25页
三、讨论第25-31页
    3.1 造影剂的分类及特点第25-26页
    3.2 大鼠肾功能不全模型的制作方法比较第26-28页
        3.2.1 大鼠肾脏部分切除术第26页
        3.2.2 药物引起肾功能不全第26-27页
        3.2.3 双侧肾血管结扎第27-28页
    3.3 从KIM-1水平探讨造影剂诱导的肾小管损伤第28-31页
        3.3.1 KIM-1与肾小管上皮的损伤和修复第28-29页
        3.3.2 KIM-1与肾间质纤维化第29-31页
四、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36-37页
综述 尿肾损伤分子-1与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第37-45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irdin在膀胱癌和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SFRP-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