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二)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 论文的框架 | 第10-11页 |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 第12-16页 |
(一)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 第13-16页 |
二、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16-21页 |
(一) 生态危机的总根源 | 第16-17页 |
(二) 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 | 第17-18页 |
(三) 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 第18-21页 |
三、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评析 | 第21-26页 |
(一)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方面 | 第21-23页 |
(二)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 第23-26页 |
四、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26-34页 |
(一) 以紧迫和必要的态度对待人类立足之本 | 第26-27页 |
(二) 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夯实经济基础 | 第27-28页 |
(三) 以科学法治为原则作为生态文明的保障 | 第28-29页 |
(四) 树立绿色低碳生态理念远离异化消费 | 第29-31页 |
(五) 提出国际新秩序抵制生态帝国主义行径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