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念和法理基础 | 第10-12页 |
(一) 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附条件不起诉的法理基础 | 第10-12页 |
1.起诉便宜主义 | 第10-11页 |
2.诉讼经济原则 | 第11页 |
3.刑罚个别化 | 第11-12页 |
二、 域外代表性国家(地区)相关制度考察 | 第12-15页 |
(一) 德国 | 第13-14页 |
1.法律规定 | 第13页 |
2.制度特点 | 第13-14页 |
(二) 日本 | 第14页 |
1.法律规定 | 第14页 |
2.制度特点 | 第14页 |
(三) 台湾 | 第14-15页 |
1.法律规定 | 第14-15页 |
2.制度特点 | 第15页 |
三、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一) 适用范围与条件过窄 | 第15-16页 |
(二) 考验期间设定不科学 | 第16页 |
(三) 所附条件缺乏可操作性 | 第16页 |
(四) 救济及监督办法不全面 | 第16-17页 |
(五) 配套制度缺失 | 第17页 |
四、 完善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 | 第17-22页 |
(一) 扩大适用范围与条件 | 第18-19页 |
(二) 科学设定考验期间 | 第19-20页 |
(三) 制定可操作化的所附条件 | 第20页 |
(四) 明确救济及监督办法 | 第20-21页 |
(五) 建立配套制度 | 第21-22页 |
1.考察帮教主体多样化 | 第21页 |
2.建立多元的矫正方法 | 第21-22页 |
结语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致谢 | 第26-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