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双目立体匹配的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常见的三维重建方法分类第9-12页
        1.2.1 主动式方法第10-11页
        1.2.2 被动式方法第11-12页
    1.3 双目立体视觉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立体匹配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5-17页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5.2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第17-33页
    2.1 双目视觉系统结构模型第17页
    2.2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流程第17-23页
        2.2.1 摄像机标定第18-21页
        2.2.2 对极几何与极线校正第21页
        2.2.3 立体匹配第21-22页
        2.2.4 三维点云重建第22-23页
    2.3 系统搭建第23-28页
        2.3.1 系统硬件配置第24-25页
        2.3.2 系统软件部分第25-28页
    2.4 立体匹配算法介绍第28-31页
        2.4.1 立体匹配算法分类第28页
        2.4.2 立体匹配约束第28-30页
        2.4.3 立体匹配的评价标准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一种基于控制点结合预测点的动态规划立体匹配算法第33-51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基于动态规划的立体匹配算法第34-37页
        3.2.1 AD-Census匹配代价的计算第34-35页
        3.2.2 动态规划算法第35-37页
    3.3 改进的基于控制点的动态规划立体匹配算法第37-43页
        3.3.1 控制点提取方法第37-39页
        3.3.2 用于辅助控制点的预测点第39-41页
        3.3.3 基于控制点结合预测点的动态规划算法第41-43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3.4.1 标准库图像实验对比第44-48页
        3.4.2 实拍场景图像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一种基于边缘配准的视差校正方法第51-67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初始视差校正方法第51-55页
        4.2.1 不可靠点检测及初始填充第51-53页
        4.2.2 权重中值滤波(WMF)第53-55页
    4.3 基于边缘配准的视差校正方法第55-60页
        4.3.1 待配准边缘的提取第56页
        4.3.2 校正边缘的提取第56-58页
        4.3.3 校正区域内的视差值拟合校正第58-59页
        4.3.4 算法的总体流程第59-60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0-65页
        4.4.1 标准库图像实验第60-64页
        4.4.2 立体匹配算法对比实验第64页
        4.4.3 实拍图像视差校正第64-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本文主要内容第67-68页
    5.2 尚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68页
    5.3 结束语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HCE支付软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惯导的视觉定位匹配算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