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7页 |
1.1 纳米结构和异相催化概述 | 第12-13页 |
1.2 溶液体系中的催化体系 | 第13-16页 |
1.2.1 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 | 第13页 |
1.2.2 非贵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粒子催化剂 | 第13-15页 |
1.2.3 石墨烯,碳量子点催化剂 | 第15-16页 |
1.3 纳米粒子/基质催化体系 | 第16-19页 |
1.3.1 氧化物为基质沉积纳米粒子 | 第16-17页 |
1.3.2 介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为基质沉积纳米粒子 | 第17-18页 |
1.3.3 聚合物为基质沉积纳米粒子 | 第18-19页 |
1.4 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体系的组装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简单混合法 | 第19-20页 |
1.4.2 静电纺丝法 | 第20页 |
1.4.3 层层自组装法 | 第20-21页 |
1.4.4 分子自组装法 | 第21-22页 |
1.5 液/液界面的吸附和自组装技术 | 第22-24页 |
1.5.1 互不相溶的两相形成的液/液界面的吸附和自组装 | 第22-23页 |
1.5.2 DMF/CHCl_3混合溶液为下相形成的液/液界面的吸附和自组装 | 第23-24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7页 |
第二章 PS-b-PAA/Cu和PS-b-PAA/Ag复合体系的液/液界面组装及催化性能研究 | 第37-63页 |
2.1 引言 | 第37-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8-39页 |
2.2.2 样品制备及表征 | 第39-41页 |
2.2.3 催化反应 | 第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7页 |
2.3.1 形貌与组成分析 | 第41-44页 |
2.3.2 形成机理 | 第44-47页 |
2.3.3 用己二胺和硼氢化钾处理后的PS-b-PAA/Cu复合薄膜的形貌与组成分析 | 第47-49页 |
2.3.4 催化性质 | 第49-57页 |
2.4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第三章 金属离子对聚苯乙烯-嵌-聚丙烯酸组装的影响 | 第63-80页 |
3.1 引言 | 第6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3-64页 |
3.2.2 样品制备及表征 | 第64页 |
3.2.3 催化反应 | 第64-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7页 |
3.3.1 形貌分析 | 第65-72页 |
3.3.2 形成机理探讨 | 第72-75页 |
3.3.3 催化性质 | 第75-77页 |
3.4 小结 | 第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1.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页 |
2.参加学术会议 | 第81-8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