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从“骨肉之人”看乌纳穆诺《迷雾》中的悲剧意识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引言)第9-20页
    第一节 选题旨趣第9-14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4-17页
    第三节 本文框架第17-20页
第二章 骨肉之人的“孕育”与“诞生”第20-34页
    第一节 乌纳穆诺与《迷雾》第20-26页
        1.乌氏生平、时代环境第20-23页
        2.《迷雾》创作第23-24页
        3.乌氏总体思想概述第24-26页
    第二节 骨肉之人的“孕育”:对“人”的概念的批判第26-30页
    第三节 骨肉之人的“诞生”:“具体的”人第30-34页
第三章 《迷雾》中的骨肉之人第34-49页
    第一节 骨肉之人的特征在文本中的体现第34-39页
        1.人物的躯体特征:隐喻性符号与悲剧性遭遇第34-37页
        2.人物的言行:反抗与痛苦第37-39页
    第二节 尼波拉(NIVOLA)文体第39-49页
        1.悲剧意识的传递:尼波拉文体的对话特征第40-42页
        2.现实与虚构之模糊:尼波拉文体对《堂吉诃德》的借鉴和发展第42-46页
        3.自主性的体现:人物的“内在逻辑”第46-49页
第四章 “由浅入深”的悲剧意识:“受限”的骨肉之人第49-64页
    第一节 “表层的”悲剧意识:骨肉之人命途多舛第49-58页
        1.模糊的自我身份:“受限”的主体认知第49-53页
        2.反转的苦难:“受限”的主体意愿第53-58页
    第二节 “深层的”悲剧意识:骨肉之人的死亡第58-64页
        1.死亡的不可避免:骨肉之人的归宿第58-61页
        2.死亡之后的归宿:不朽与虚无第61-64页
第五章 悲剧意识的核心:骨肉之人的理智与信仰之冲突第64-76页
    第一节 理智与信仰第64-69页
        1.专业运动家与奥古斯都的相互指涉第64-66页
        2.理智与信仰的辩证关系第66-69页
    第二节 理智与信仰之争的现代性启示第69-76页
结语 悲剧意识中的“希望”第76-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附录第85-103页
后记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诗学》视角下的古典悲剧--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下一篇:新浪漫主义的风景--赫尔曼·黑塞《悉达多》中的风景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