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狩猎、野生动物驯养论文--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论文

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对当地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差异--以宁蒗地区摩梭和彝族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前言第12-16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6-30页
   ·研究地点概述第18-25页
     ·宁蒗野生动物资源情况第20-21页
     ·研究抽样地点第21-25页
   ·研究对象第25-29页
     ·彝族第25-27页
     ·摩梭人第27-29页
   ·研究假设第29-30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30-34页
   ·调查时间第30页
   ·抽样方法第30-31页
   ·调查访问方法第31-33页
     ·调查问卷设计第31页
     ·预访问调查第31页
     ·调查人员第31-32页
     ·调查步骤第32-33页
   ·数据统计方法第33-34页
     ·数据整理第33页
     ·数据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第34-51页
   ·摩梭和彝族成人组问卷调查结果第34-48页
     ·样本人口学特征第34-39页
     ·家庭生活与野生动物利用情况第39页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传统文化的知晓度第39-40页
     ·摩梭和彝族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态度第40-41页
     ·摩梭和彝族对儿童的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第41-44页
     ·宗教信仰和动物崇拜第44-45页
     ·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第45页
     ·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利用情况第45页
     ·人兽冲突第45-46页
     ·相关性分析第46页
     ·野生动物保护意愿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第46-48页
   ·少年组问卷调查结果第48-50页
   ·关键信息人物组访问结果第50-51页
第四章 讨论第51-56页
   ·摩梭、彝族样本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比较第51-52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52-56页
     ·相关传统野生动物保护文化知晓度第52页
     ·宗教信仰第52页
     ·受教育程度第52-53页
     ·人兽冲突第53-54页
     ·性别差异第54-56页
第五章 建议与展望第56-63页
   ·对当地摩梭和彝族的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积极引导第57-61页
     ·积极鼓励少数民族传承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传统文化第57-59页
     ·继续发挥少数民族规约习惯的规范作用第59页
     ·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理解第59-60页
     ·充分利用性别差异促进少数民族保护野生动物第60-61页
   ·对宁蒗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第61-62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2-63页
附录第63-75页
 附录一 少年组调查问卷第63-65页
 附录二 摩梭和彝族成人组问卷第65-69页
 附录三 县政府或林业部门干部问卷第69-70页
 附录四 乡政府或乡林业部门干部问卷第70-71页
 附录五 民族老长辈问卷第71-72页
 附录六 有经验的猎人问卷第72-73页
 附录七 工作照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地区狗獾(Meles meles)洞巢的研究及保护措施
下一篇:上海市崇明岛农田防护林优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