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公务用车改革的理论分析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公务用车相关概念分析 | 第14-16页 |
一、公务用车的概念 | 第14页 |
二、公务用车制度的概念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公务用车改革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公务用车改革必要性分析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公务用车费用居高不下,财政不堪重负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公务用车超编超标配备严重,助长不正之风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下,隐性浪费严重 | 第20-21页 |
第四节 公车私用现象普遍,干群关系紧张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务用车的改革现状和困境 | 第23-35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务用车改革的历史沿革 | 第23-25页 |
一、探索阶段 | 第23-24页 |
二、发展阶段 | 第24页 |
三、推进阶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务用车改革中的几种典型车改模式 | 第25-31页 |
一、我国公务用车改革的主要模式 | 第25-27页 |
二、我国各地区公务用车的改革状况 | 第27-31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务用车改革遭遇的困境 | 第31-35页 |
一、总体改革进程受阻 | 第31-32页 |
二、公务用车改革引发许多新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三、公务用车改革遭群众质疑,认可度低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国外公务用车管理和改革的经验 | 第35-40页 |
第一节 国外公务用车的使用和管理 | 第35-37页 |
一、美国:严格的公务用车管理 | 第35-36页 |
二、德国:公车私用实行收费 | 第36页 |
三、日本:严格限制公务用车数量 | 第36-37页 |
四、芬兰:加强用车登记监管 | 第37页 |
第二节 国外公务用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0页 |
一、规范公务用车的使用和管理 | 第37-38页 |
二、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配备 | 第38-39页 |
三、充分借助市场优势 | 第39页 |
四、加强对公务用车使用的监督和惩处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我国公务用车改革的对策研究 | 第40-49页 |
第一节 强化公仆意识教育,培养节约型行政理念 | 第40-41页 |
一、强化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思想教育 | 第40-41页 |
二、树立节约型行政理念 | 第41页 |
第二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市场化改革 | 第41-43页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第41-42页 |
二、建立科学的公务用车预算机制 | 第42-43页 |
三、稳妥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市场化改革 | 第43页 |
第三节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公务用车使用 | 第43-44页 |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3-44页 |
二、科学制定公务用车补贴标准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公务用车管理方式 | 第45-47页 |
一、使用高科技手段管理公务用车 | 第45-46页 |
二、严格现有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 | 第46-47页 |
第五节 健全公务用车监督机制,促进公务用车使用透明化 | 第47-49页 |
一、完善权力机关的监督 | 第47页 |
二、加强公务用车外部监督 | 第47-48页 |
三、公务用车使用要透明化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