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17页
        1.3.1 保障性住房融资特点研究第14页
        1.3.2 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第14-15页
        1.3.3 国外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第15-16页
        1.3.4 完善保障性住房融资对策研究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保障性住房融资理论基础第20-28页
    2.1 保障性住房融资基本概念界定与分类第20-22页
        2.1.1 保障性住房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2 保障性住房的分类第21-22页
    2.2 保障性住房融资的经济学分析第22-24页
        2.2.1 保障性住房是公共提供的私人物品第22-23页
        2.2.2 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效率低第23页
        2.2.3 “影子价格”影响保障性住房的真实收益第23-24页
    2.3 保障性住房融资的金融学分析第24-26页
        2.3.1 公共民营合作制第24-25页
        2.3.2 债务融资第25-26页
        2.3.3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第26页
    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8-43页
    3.1 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现状第28-36页
        3.1.1 我国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第28-34页
        3.1.2 我国保障性住房配套政策措施第34-36页
    3.2 我国保障性住房资金流生命周期概念模型分析第36-38页
        3.2.1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第36-37页
        3.2.2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媒介、转移工具与资金的运用第37页
        3.2.3 保障性住房资金流生命周期概念模型第37-38页
    3.3 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38-41页
        3.3.1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第39页
        3.3.2 融资渠道单一第39-40页
        3.3.3 资金转移工具缺乏效率第40页
        3.3.4 金融体系不健全导致信贷资金流入较少第40页
        3.3.5 融资工具缺乏创新性第40-41页
        3.3.6 地方政府不作为第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融资经验与启示第43-52页
    4.1 国外保障性住房融资经验第43-48页
        4.1.1 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第43-45页
        4.1.2 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第45-46页
        4.1.3 政府-市场混合融资模式第46-48页
    4.2 国内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创新性模式探索第48-49页
        4.2.1 债务融资第48页
        4.2.2 信托第48-49页
        4.2.3 综合性融资平台建设第49页
    4.3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49-51页
        4.3.1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财税政策是保障性住房融资的重要保障第49-50页
        4.3.2 机构建设是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关键因素第50页
        4.3.3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核心第50-51页
        4.3.4 资金转移媒介创新是吸引社会资金流入的重要手段第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优化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第52-63页
    5.1 东部地区进一步创新优化融资工具第52-54页
        5.1.1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第52-53页
        5.1.2 优化资金转移工具第53页
        5.1.3 探索性开发创新性的融资产品第53-54页
    5.2 中部地区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第54-56页
        5.2.1 试点推动保障性住房立法工作第54-55页
        5.2.2 加强机构建设第55页
        5.2.3 优化财税政策第55-56页
    5.3 西部地区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可行性方案第56-60页
        5.3.1 资金来源第56-57页
        5.3.2 组织架构第57-58页
        5.3.3 基金监管第58页
        5.3.4 风险控制第58页
        5.3.5 投资方向与方式第58-60页
    5.4 做好顶层规划工作第60-62页
        5.4.1 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第60-61页
        5.4.2 协调好中央政府各部委间的关系第61页
        5.4.3 优化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武汉市城市化战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工免疫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