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框剪结构减震分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结构振动控制第11-13页
    1.3 耗能减震基本概念及优点第13-14页
    1.4 耗能减震装置类型第14-17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粘滞阻尼器的力学模型第19-28页
    2.1 Kelvin模型第21-23页
    2.2 Maxwell模型第23-25页
    2.3 Wiechert模型第25-27页
    2.4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模型第27-28页
第3章 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第28-37页
    3.1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基本概念第28-30页
    3.2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第30-32页
        3.2.1 整体有限元法第30页
        3.2.2 子结构法第30-31页
        3.2.3 集总参数法第31-32页
    3.3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第32-37页
第4章 消能减震结构分析方法第37-45页
    4.1 反应谱分析方法第37-40页
    4.2 时程分析方法第40-45页
        4.2.1 直接积分法第40-41页
        4.2.2 快速非线性时程积分法第41-43页
        4.2.3 时程分析选波方法第43-44页
        4.2.4 人造地震波第44-45页
第5章 工程算例第45-78页
    5.1 粘弹性阻尼器参数的对比分析第45-47页
    5.2 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减震分析第47-55页
        5.2.1 计算模型概况第47-49页
        5.2.2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计算第49-51页
        5.2.3 反应谱分析结果第51-55页
    5.3 PERFORM-3D建模及分析情况第55-64页
    5.4 设置阻尼器减震方案优化第64-78页
        5.4.1 方案对比及分析第64-71页
        5.4.2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损伤情况第71-73页
        5.4.3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使用率第73-76页
        5.4.4 小结第76-7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第85-8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震波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用GMA可控震源研究
下一篇:喇嘛甸油田东翼萨一组油水过渡带油气开发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