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5页 |
第一节 雪漠创作与西部小说 | 第8-11页 |
第二节 从现代性说起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现代性焦虑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现代性焦虑视域下的西部大漠 | 第15-31页 |
第一节 生存焦虑——大漠的艰难人生 | 第15-20页 |
一、自然环境的恶劣 | 第16-17页 |
二、乡镇机关的腐败 | 第17-18页 |
三、封建思想导致的悲剧 | 第18-20页 |
第二节 身份焦虑——农民的自我认同危机 | 第20-26页 |
一、“失语”的话语权 | 第20-22页 |
二、“压抑”的个人主体性 | 第22-24页 |
三、“缺席”的现代理性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精神焦虑——何处是出路? | 第26-31页 |
一、“现代性”挤压下的道德沦丧 | 第26-27页 |
二、心灵的“猎原”与“孤独”体验 | 第27-29页 |
三、“出路”问题的严肃叩问和探寻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现代性焦虑影响的“出逃——回归”乡土叙事模式 | 第31-42页 |
第一节 “出逃”:新一代农民的离土与挣扎 | 第31-37页 |
一、乡村知识分子——以“出逃”寻求新出路 | 第32-35页 |
二、乡村悲剧女性——以“出逃”抗争命运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回归”:温暖而无奈的心灵港湾 | 第37-42页 |
一、“异乡人”的残酷现实 | 第38-39页 |
二、“永恒乡愁”的心灵寄托 | 第39-42页 |
第三章 现代性焦虑背后的原因分析 | 第42-54页 |
第一节 西部作家的集体无意识表达 | 第42-46页 |
一、“身份的焦灼”与“西部的呼声” | 第43-44页 |
二、“乡土的想象”与“真实的西部”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城乡冲突下的人道主义关怀 | 第46-49页 |
一、城乡对立格局中不平等关系的揭示 | 第46-48页 |
二、现代文明对乡土文化的“侵略”的展示 | 第48-49页 |
第三节 难以言说的文化失根之痛 | 第49-54页 |
一、传统农业文明的挽歌 | 第49-51页 |
二、重建乡土文化认同 | 第51-54页 |
第四章 现代性焦虑书写的意义 | 第54-68页 |
第一节 “引起疗救的注意”——立足现实的问题叙事 | 第54-58页 |
一、乡村普遍贫困问题 | 第54-56页 |
二、人类生态环境问题 | 第56-57页 |
三、乡村精神文化隐疾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大善铸心”——对人类的终极人文关怀 | 第58-62页 |
一、“向死而在”的生命思考 | 第58-60页 |
二、人性的深入剖析和挖掘 | 第60-61页 |
三、精神信仰缺失的担忧 | 第61-62页 |
第三节 “反思与超越”——西部作家的文化自觉 | 第62-68页 |
一、以宗教拯救灵魂的转型超越 | 第62-64页 |
二、以文学建构精神的“心灵”乡土 | 第64-66页 |
三、西部小说乡土走向的反思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