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中街头遗余空间设计研究--以西安城市街头遗余空间利用研究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0-13页 |
第2章 遗余空间——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 第13-25页 |
·遗余空间概念 | 第13-16页 |
·"遗余" | 第13-14页 |
·"空间" | 第14-15页 |
·城市"遗余空间" | 第15-16页 |
·遗余空间类型 | 第16-17页 |
·城市遗余空间的特征 | 第17-19页 |
·当代城市空间与遗余空间的内在联系 | 第19-25页 |
·城市空间功能转换 | 第19-20页 |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 第20-21页 |
·消费文化及全球化 | 第21-22页 |
·设计的盲目和疏漏 | 第22-25页 |
第3章 城市设计理论及相关空间理论 | 第25-43页 |
·当代城市设计理论 | 第26-29页 |
·国外城市设计理论发展沿革 | 第27-28页 |
·我国城市设计理论发展沿革 | 第28-29页 |
·城市设计目标 | 第29-32页 |
·城市设计目标:改善城市环境 | 第30页 |
·城市设计目标:重整社会秩序 | 第30-31页 |
·城市设计目标:关注公众利益 | 第31-32页 |
·城市设计目标:城市文脉传承 | 第32页 |
·城市设计下的公共空间要素 | 第32-35页 |
·开放空间 | 第32-33页 |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 第33-34页 |
·衡量空间环境的社会和文化尺度 | 第34-35页 |
·环境行为学 | 第35-37页 |
·环境行为学概述 | 第35-36页 |
·环境行为学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 | 第36-37页 |
·空间"场所"理论 | 第37-40页 |
·"场所"和"场所精神" | 第38-39页 |
·场所理论下的城市空间评价 | 第39-40页 |
·遗余空间评价体系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西安城市街头遗余空间利用设计 | 第43-63页 |
·实例调研——西安城墙景区调研分析 | 第44-54页 |
·案例一:南门——建国门环城公园调研 | 第45-50页 |
·案例二:环城西苑城市景观园林改造项目调研 | 第50-54页 |
·分析总结——遗余空间利用设计原则 | 第54-56页 |
·设计改造——太乙路立交空间利用设计 | 第56-61页 |
·西安市南二环太乙路现状 | 第56-58页 |
·存在问题 | 第58-59页 |
·改造设计方案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遗余空间利用的前景及问题 | 第63-65页 |
·遗余空间利用前景 | 第63-64页 |
·遗余空间利用问题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图表目录 | 第71-73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