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自然灾害的避灾疏散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2.1 概述 | 第17-18页 |
2.2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场所介绍 | 第18-22页 |
2.2.1 避灾疏散场所的分类及要求 | 第18-19页 |
2.2.2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场所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3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场所的要求 | 第20-22页 |
2.3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路线规划 | 第22-27页 |
2.3.1 避灾疏散距离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2 疏散路线当量长度研究 | 第23-25页 |
2.3.3 ArcGIS空间分析功能 | 第25-27页 |
3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模型的建立及模型求解 | 第27-35页 |
3.1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3.1.1 避灾疏散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3.1.2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2 火山灾害避灾疏散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30-35页 |
3.2.1 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30-32页 |
3.2.2 LINGO软件建模方法 | 第32-35页 |
4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避灾疏散场所规划 | 第35-51页 |
4.1 长白山天池及周边四市概况 | 第35-36页 |
4.2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综合灾害区划分析 | 第36-38页 |
4.3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避灾疏散场所数据准备 | 第38-45页 |
4.3.1 需求规模分析 | 第38-42页 |
4.3.2 数据库的建立 | 第42-45页 |
4.4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避灾疏散场所分布 | 第45-51页 |
5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疏散路线与人员分配规划 | 第51-72页 |
5.1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最佳疏散路径分析 | 第51-60页 |
5.1.1 构建几何网络 | 第51-52页 |
5.1.2 当量长度计算及存储 | 第52-53页 |
5.1.3 ArcGIS最佳路径分析 | 第53-60页 |
5.2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避灾疏散场所人员分配 | 第60-66页 |
5.2.1 分区域疏散研究 | 第60-62页 |
5.2.2 避灾疏散模型的求解 | 第62-66页 |
5.3 疏散结果展示与分析 | 第66-72页 |
5.3.1 结果展示 | 第66-71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
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