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布两种爪鲵:吉林爪鲵Onychodactylus zhangyapingi和辽宁爪鲵O.zhaoermii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1 辽宁爪鲵与吉林爪鲵综述 | 第10-11页 |
| 1.1 生物学特征 | 第10页 |
| 1.2 分类 | 第10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2 微卫星与研究相关内容 | 第11-15页 |
| 2.1 微卫星原理 | 第11页 |
| 2.2 微卫星筛选方法 | 第11-12页 |
| 2.3 微卫星标记的应用 | 第12-13页 |
| 2.4 分子系统地理学 | 第13-14页 |
| 2.5 遗传多样性 | 第14-15页 |
| 2.6 保护遗传学 | 第15页 |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 1 材料 | 第16-20页 |
| 1.1 样本 | 第16-19页 |
| 1.2 试剂 | 第19页 |
| 1.3 实验器材 | 第19-20页 |
| 2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SSR检测 | 第20-23页 |
|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0页 |
| 2.2 线粒体Cytb基因PCR扩增 | 第20-21页 |
| 2.3 Cytb基因扩增产物检测和测序 | 第21-22页 |
| 2.4 微卫星位点筛选 | 第22页 |
| 2.5 微卫星等位基因分型 | 第22-23页 |
|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3-25页 |
| 3.1 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分析 | 第23页 |
| 3.2 微卫星等位基因分析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 1 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分析 | 第25-32页 |
| 1.1 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特征 | 第25页 |
| 1.2 线粒体Cytb基因变异分析 | 第25-27页 |
| 1.3 种群分歧与遗传结构分析 | 第27-30页 |
| 1.4 线粒体Cytb基因系统发生关系 | 第30-32页 |
| 2 微卫星数据分析 | 第32-39页 |
| 2.1 等位基因变异与多态信息含量 | 第32-33页 |
| 2.2 种群内遗传变异 | 第33-34页 |
| 2.3 种群间遗传变异 | 第34-35页 |
| 2.4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35-39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4页 |
| 1 两种爪鲵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39-40页 |
| 2 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 第40-42页 |
| 3 地理演化与生态适应 | 第42-43页 |
| 4 爪鲵保护遗传学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91页 |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