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1.1 前言 | 第9页 |
| 1.2 预制混凝土结构概述 | 第9-16页 |
| 1.2.1 预制混凝土结构起源 | 第9-10页 |
| 1.2.2 预制混凝土结构国外发展 | 第10-15页 |
| 1.2.3 预制混凝土结构国内发展 | 第15-16页 |
| 1.3 预制混凝土结构分类及优缺点 | 第16-20页 |
| 1.3.1 预制混凝土结构分类 | 第16-17页 |
| 1.3.2 预制混凝土结构优点 | 第17-19页 |
| 1.3.3 预制混凝土结构缺点 | 第19-20页 |
| 1.4 本文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1.4.1 研究背景 | 第20页 |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常用钢筋连接形式及预制结构中适用性分析 | 第22-33页 |
| 2.1 绑扎搭接 | 第22页 |
| 2.2 焊接连接 | 第22-23页 |
| 2.3 机械连接 | 第23-29页 |
| 2.3.1 螺纹连接 | 第24-27页 |
| 2.3.2 套筒挤压连接 | 第27-29页 |
| 2.4 常用钢筋连接在预制结构中适用性分析 | 第29-32页 |
| 2.4.1 搭接连接适用性分析 | 第29页 |
| 2.4.2 焊接连接适用性分析 | 第29-31页 |
| 2.4.3 机械连接适用性分析 | 第31-3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技术 | 第33-55页 |
| 3.1 套筒灌浆连接 | 第33-48页 |
| 3.1.1 套筒灌浆连接发展 | 第33-36页 |
| 3.1.2 套筒灌浆连接机理与破坏形态 | 第36-38页 |
| 3.1.3 套筒灌浆连接研究概况 | 第38-46页 |
| 3.1.4 套筒灌浆连接国内应用及不足 | 第46-48页 |
| 3.2 约束浆锚连接 | 第48-54页 |
| 3.2.1 约束浆锚连接技术背景 | 第48-49页 |
| 3.2.2 约束浆锚连接研究概况 | 第49-52页 |
| 3.2.3 约束浆锚连接改进建议 | 第52-54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规范及钢筋连接比较 | 第55-63页 |
| 4.1 各地区技术标准汇总 | 第55-57页 |
| 4.2 各地区技术要求对比 | 第57-60页 |
| 4.2.1 国内规范比较 | 第57-60页 |
| 4.2.2 与美国钢筋连接对比 | 第60页 |
| 4.3 套筒连接发展趋势 | 第60-6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第63-72页 |
| 5.1 各企业技术特点分析 | 第63-70页 |
| 5.1.1 万科PC体系 | 第63-64页 |
| 5.1.2 黑龙江宇辉体系 | 第64-65页 |
| 5.1.3 世构体系 | 第65-66页 |
| 5.1.4 台湾润泰体系 | 第66-67页 |
| 5.1.5 NPC技术体系 | 第67-69页 |
| 5.1.6 桁架叠合板体系 | 第69-70页 |
| 5.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应用建议 | 第70-71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