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环境水体中的六价铬污染 | 第11-16页 |
1.1.1 六价铬的性质与来源 | 第11-12页 |
1.1.2 六价铬的毒性效应与危害 | 第12-13页 |
1.1.3 水体中六价铬污染的治理现状 | 第13-16页 |
1.2 环境水体中的染料污染 | 第16-21页 |
1.2.1 染料废水的性质与来源 | 第16-17页 |
1.2.2 染料废水的危害 | 第17-18页 |
1.2.3 染料废水的治理现状 | 第18-21页 |
1.3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研究与应用 | 第21-25页 |
1.3.1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 第21-23页 |
1.3.2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1.3.3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在水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 蒙脱石的研究与应用 | 第25-28页 |
1.4.1 蒙脱石的结构与性质 | 第25-27页 |
1.4.2 蒙脱石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水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30-40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40页 |
2.2.1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2 氧化石墨烯/蒙脱石功能材料的制备 | 第32页 |
2.2.3 石墨烯/蒙脱石功能材料的制备 | 第32-34页 |
2.2.4 材料表征方法 | 第34-35页 |
2.2.5 目标污染物浓度的测定 | 第35-37页 |
2.2.6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37页 |
2.2.7 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37-39页 |
2.2.8 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材料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3.1 XRD分析 | 第40-41页 |
3.2 官能团分析 | 第41-42页 |
3.3 TEM分析 | 第42-43页 |
3.4 TG分析 | 第43-44页 |
3.5 BET分析 | 第44页 |
3.6 XRF分析 | 第44-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GCM功能材料对Cr(VI)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7-61页 |
4.1 溶液初始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9-52页 |
4.4 等温吸附线研究 | 第52-55页 |
4.5 吸附剂的再生 | 第55-60页 |
4.5.1 NaOH溶液浓度对脱附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2 NaOH溶液体积对脱附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3 脱附时间对脱附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4.5.4 再生次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GOCM20和GCM20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61-70页 |
5.1 溶液初始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5.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2-65页 |
5.3 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65-67页 |
5.4 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67-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