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关于政府流程再造的国内外研究 | 第10-11页 |
1.2.2 贸易便利化与海关通关作业相关国内外研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1.3 关键理论与词汇阐释 | 第13-18页 |
1.3.1 政府流程再造概念及内涵 | 第13-14页 |
1.3.2 政府流程再造基本目标和原则 | 第14页 |
1.3.3 政府流程再造模式构建 | 第14-15页 |
1.3.4 贸易便利化视角下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再造 | 第15-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2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现状 | 第20-37页 |
2.1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情况调查 | 第20-25页 |
2.1.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20页 |
2.1.2 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 | 第20页 |
2.1.3 问卷样本分析 | 第20-25页 |
2.2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现状 | 第25-31页 |
2.2.1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组织机构现状 | 第26-28页 |
2.2.2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监管流程现状 | 第28-30页 |
2.2.3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协调机制 | 第30-31页 |
2.3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2.3.1 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 | 第31-32页 |
2.3.2 通关作业便利化不完善 | 第32-33页 |
2.3.3 协调合作机制效率低下 | 第33-34页 |
2.4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4-37页 |
2.4.1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监管理念的冲击 | 第34-35页 |
2.4.2 长期以来以税收为主的绩效考评机制 | 第35页 |
2.4.3 复杂监管体制导致划地为牢 | 第35-37页 |
3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再造优化方案设计 | 第37-51页 |
3.1 国外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先进经验与启示 | 第37-39页 |
3.1.1 美国通关作业流程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 第37-38页 |
3.1.2 日本通关作业流程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 第38页 |
3.1.3 韩国通关作业流程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 第38页 |
3.1.4 新加坡通关作业流程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 第38-39页 |
3.2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再造优化方案设计 | 第39-44页 |
3.2.1 通关作业流程再造目标 | 第39-40页 |
3.2.2 通关作业流程再造原则 | 第40页 |
3.2.3 通关作业流程重新设计思路 | 第40-43页 |
3.2.4 通关作业机构及其职能重新设计思路 | 第43-44页 |
3.3 方案可行性论证 | 第44-51页 |
3.3.1 方案实施内外部环境与收益成本分析 | 第44-45页 |
3.3.2 方案预期组织机构设计效果图 | 第45-46页 |
3.3.3 方案流程预期效果图 | 第46-51页 |
4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再造的保障对策 | 第51-56页 |
4.1 立法制度配套设计 | 第51-53页 |
4.1.1 推动立法完善 | 第51页 |
4.1.2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第51-52页 |
4.1.3 建立通关审计制度 | 第52-53页 |
4.2 监管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 第53-54页 |
4.2.1 夯实海关信息化基础建设 | 第53页 |
4.2.2 组织建设海关专家队伍 | 第53-54页 |
4.2.3 建立良性培训机制 | 第54页 |
4.3 完善多元协同合作机制 | 第54-56页 |
4.3.1 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共赢关系 | 第54-55页 |
4.3.2 加强与国内海关的协同合作 | 第55页 |
4.3.3 健全与口岸各部门的协作机制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A 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调查问卷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